选择债务转为资本或债务转为资本与其他方式的组合,会导致债权人成为债务企业的新股东,从而可能削弱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采用以资产清偿债务或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方式,虽不会直接影响债务企业的控制权结构,但债权人通常会对债务企业附加许多限制,如在还清债务之前不得发放股利或分配利润,提供具体的担保品,以及在债务结清前双方继续发生商品交易只能以现金支付等。这些限制条件同样会对债务企业的经营运作产生重要影响。
债务重组后的债务清偿时间可分为即期清偿、展期和债务转为资本不再清偿三种情况。采用即期清偿方式,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较小,但所做的让步可能较大。在展期方式下,债务得到偿还的可能性存在不确定性。而采用债务转为资本的方式,债权人所能获得的回报将取决于债务企业今后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其经营状况。
不同的债务重组方式受到的法律限制不同。例如,对经过担保的债务进行重组,需遵循相关担保法规的规定;采用债务转为资本方式,需严格按照《公司法》等国家法律的要求进行。此外,不同的债务重组方式也会导致不同的费用支出差异,如转让资产需要进行评估,而将债务转为资本则会产生较大的发行费用。
1、对收益的影响:债权企业在债务重组中做出让步,将产生债务重组损失,而债务企业将获得债务重组收益。不同的债务重组方式可能产生不同的债务重组损益,并在确认时间上存在差异。如果希望将债务重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较为简便的重组方式更受青睐,而较为繁琐的债务转为资本等方式则不太受欢迎。
2、对资产结构的影响:债务重组会导致债权企业和债务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因此,不同形式的债务重组将对重组双方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一系列指标产生相应的变动,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原准则的债务重组方式有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债务条件和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五种方式。将旧准则中“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方式合为“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这虽不属实质的
通常情况下,债务人与债权人通过以非现金资产、发行权益性证券、修改负债条件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后,债权人对债务人会作出部分让步,以便使债务人重新安排财务资金,或得以清偿债务。因此,如果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大于债务人应
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通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现金清偿债务,通常是指以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如果以等量的现金偿还所欠债务,则不属于债务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