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债权债务 > 破产债务 > 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时间:2024-03-0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954
债权人在看到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的时候,可能会网开一面,进行债务重组给债务人的债务重新调整了下,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还款,避免受到太大的损失。那么,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债务重组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资产计量不可靠

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正处于建设阶段,许多股权和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切实有效获取。因此,债务重组准则强调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以避免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根据中国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准则规定,只有当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然而,由于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真实计量,这极易影响企业资产和损益计算的可靠性。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不充分

新准则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并将“让步”视为债务重组的必要条件。准则要求采用现值计算来判断债权人是否做出了让步。然而,在修改条件的债务重组中,若选择延长偿债期限,就会使债务受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这可能导致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未来应付金额现值,或者小于未来应付金额现值。然而,准则未考虑这一因素,而是直接将将来应付金额与债务重组时的债务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此外,所得税的影响还会导致债权人承担本应由债务人承担的税负,从而产生一种税收转移效应。

三、收益确认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合理之处

在实际操作中,将债务重组分解为两项业务进行处理更加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相当于转让非现金资产,收回现金后再偿还债务。这部分收益应归属于经营性损益,只不过是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实现的。如果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由于企业所得税、分红的存在可能导致收益的流失。如果全部计入资本公积也不符合经济业务的特征。

但是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列作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损失列作营业外支出。这样做不仅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还诱导了企业对债务重组收益的盲目、一次确认,留下了利润操纵的空间,加剧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四、利用债务重组,随意操纵利润

新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归入到营业外收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并将公允价值引入到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业务中作为计量基础。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债务人的当期利润提高,债权人的当期利润降低。这不可避免地会有部分债权人与债务人合谋,将债权人的利润转移到债务人的账面上。这既减轻了债务人的债务压力,又可以减少债权人的税负。此外,企业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到当期损益后,会引起每股收益的增加,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债务重组的具体方式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 债务重组方式的变化

    原准则的债务重组方式有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债务条件和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五种方式。将旧准则中“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方式合为“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这虽不属实质的

  •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债务人与债权人通过以非现金资产、发行权益性证券、修改负债条件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后,债权人对债务人会作出部分让步,以便使债务人重新安排财务资金,或得以清偿债务。因此,如果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大于债务人应

  • 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通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现金清偿债务,通常是指以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如果以等量的现金偿还所欠债务,则不属于债务重组。

  • 公司债务重组的方式都有几种
  •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破产债权债务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