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征收 > 征地流程 > 对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应该怎么办

对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应该怎么办

时间:2024-08-18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02

一、对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应该如何处理

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当事人对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不服的情况下,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不满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通过向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要求对该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和决定的一种法律程序。

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除了行政复议外,当事人还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该行政行为进行法律审查和判决的一种法律程序。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未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市、县级人民政府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在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并包括相关补偿协议的事项。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进行补偿,然后再进行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在给予被征收人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约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手段强迫被征收人搬迁,包括暴力、威胁、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行为。建设单位不得参与搬迁活动。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带补偿金额、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相关材料。

二、房屋拆迁补偿分类

按土地性质分类

根据土地性质的不同,房屋拆迁补偿可以分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和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两种。在过去,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分别受到《拆迁条例》和《土地管理法》的调整。由于城乡间存在两种不同的地权,因此适用两种不同的征收补偿制度。然而,这种立法和执法上的不公平导致了城镇和农村在房屋征收与补偿方面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正在修改中的《土地管理法》将参照《征收条例》中确立的基本原则,有望实现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同价同权。

按使用用途分类

根据房屋的使用用途,房屋拆迁补偿可以分为住宅房屋拆迁补偿和非住宅房屋拆迁补偿两种。房屋的用途取决于土地的用途和规划设计的用途。住宅是专门用于居住的房屋,而商业服务用房是用于商业和为居民生活服务的房屋。这两种房屋具有完全不同的用途。由于房屋用途的不同,其在设计规划和建筑结构上以及价值产生上都存在差异,因此拆迁补偿也有所不同,需要进行分开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的违法评估现象

    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评估现象,包括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偏低、评估方法错误、评估机构选择违法、未经实地勘察程序、未提供完整的估价报告、未依法出具分户评估报告以及拆迁评估报告未依法送达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涉嫌违法。

  • 土地征收公告的条件及要求

    土地征收公告的条件及要求。文章介绍了土地征收的概念和背景,阐述了征收公告的基本条件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法定的审批程序等。文章指出,在征收土地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且确保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公告内容的明确性和透明性,

  • 征收假离婚的新政策及相关法律规定

    中国关于征收土地的新政策与相关法律对假离婚夫妻在征收补偿方面的规定。重点强调只有在征收公告发布时具有被征收地户口的夫妻才能获得补偿,同时介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办法。对于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他们有权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

  • 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审查

    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审查要点。包括审查方案的主体和公告主体是否合法合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制定,以及补偿标准的确定时间是否合法合理。被征收方需警惕征收方拖延制定方案等不法行为,应通过法律手段争取合理补偿。

  • 三层小洋楼被棚改,被征收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企业拆迁补偿的评估内容
  • 征收遗产税的原因
土地征收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