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顾名思义,是指已办理用地、规划手续,项目开工后,因开发商无力继续投资建设或陷入债务纠纷,停工一年以上的房地产项目。
烂尾楼形成的原因可说是多种多样的,现实中包括在建楼盘的开发商破产、缺乏建设资金、项目涉及经济纠纷、开发商违法违规而导致工程停工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在建楼盘烂尾。不过,其中最常见的还是因为开发商资金链条断裂,即工程未完工,开发商却拿不出钱来了,银行方面也不愿继续放贷,而项目又无法转让给其他投资人,最终就成了避之不及的烂尾楼。
万一购房者真的遭遇了烂尾楼,首先还是要学会“自救”,通过法律手段尽可能保障自身的权益。
如果开发商宣告破产时房屋尚未建成,就会造成开发商对购房人不能履行责任。根据房屋的买受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况:按揭贷款买房和对卖方分期付款买房,这两种买房的方式会对房屋的产权归属会产生不同影响。因此,购房者首先应咨询专业的法律意见,弄清自己的产权归属。因为烂尾楼的产权状况对购房人来说尤为重要。
律师提醒,购买时首先要确定房子的销售手续和产权是否明晰,是否已被银行抵押了;其次要先向销售方确定房子是否有产权证和销售许可证;然后了解房子是否被抵押,如有抵押,要弄清抵押期限,怎样解除抵押;最后如果是拍卖房,应弄清产权过户手续是否已经办理等。
如果开发商破产后房已建成,购房者则可按照程序向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证:
在搞清楚产权归属后,购房者则应尽量与其他业主一起,获得最大限度的法律支持。
首先,如果所购买的楼盘只是存在“烂尾”可能,可以尝试给开发商一点时间,如果其能在短时间内筹措到资金,完成后续工程,购房者的损失便可降到最少。
其次,若是开发商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遭遇“烂尾”危机,则不可将房子退给开发商。因为退房以后,购房者拿不到购房款,只能拿到收据或欠条。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将由买卖关系变为债权债务关系。假如开发商最后因资不抵债,不得不宣布破产,其资产会被法院拍卖,而根据破产法偿债先后的规定,消费者比一般债主更容易得到开发商的补偿款(特别是消费者已经通过预购、获得了房屋产权的)。
另外,若决定要起诉开发商时,业主也必须要齐心一致。如果其他业主打了官司,并且获得胜诉、得到赔偿,而有的业主没有及时起诉,可能最终就得不到赔偿。
当然,作为买房者而言,遭遇烂尾楼可能是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购房者总是不免处于弱势地位。与其事发后费时费力维权,不如事前利用好手中的主动权,对开发商做个全面调查,未雨绸缪永远好过亡羊补牢。
通常情况下,规模大、资金雄厚、知名度高的品牌大开发商也会相对靠谱一点,而那些刚刚转型的、经验不足的中小型开发商,购房者就要加倍注意了。最为保险的方式肯定是直接买现房。如果买的是期房那么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企业破产程序中留守人员的定义和法律规定。留守人员是由清算组依法指定的协助清算组工作的人员,其职责包括核对债权债务、解决业务遗留问题和回答相关询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必须留守,以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留守人员的
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保护个人债务人的利益,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需求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等,但个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文章介绍了可撤销行为的概念,包括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涉及
房屋烂尾无法交付的,业主可以通过和银行协商、向政府求助、向法院起诉等方式停贷。如果私自停贷的,就会构成债务违约,业主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最后可以充分利用贷款银行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减少贷款成本。其次,若是开发商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遭遇“烂尾”危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