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法律、政策的矛盾与统一
时间:2024-06-26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法律与政策的矛盾与统一
1. 矛盾存在的原因
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的法律与政策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破产法在职工安置方面的规定较为原则,而政策更注重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往往对法律规定有所突破。
2. 破产程序的条件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债务人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申请宣告破产。破产申请时,债务人需要说明企业亏损情况,并提交相关会计报表、债务清册和债权清册。然而,一些地方性政策对国有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条件。例如,湖南省政府发布的《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审批程序》要求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向省国企改革办提出破产申请,并经过初审、修改破产预案、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程序后方可实施。陕西省规定,如果职工安置不到位、社会保障办法不明确、政策执行不规范,国有企业一律不得进入破产程序。
3. 资产处置分配的优先顺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为:首先是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其次是破产企业所欠税款,最后是破产债权。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则按比例分配。自2007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将职工债权的范围扩大,包括工资、医疗费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以及应支付的补偿金。然而,一些政策性文件已经突破了抵押优先的民法原则。例如,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中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在政策性破产中,首先要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转让所得优先用于职工安置,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4. 职工安置费的支付
各地方政府针对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的支付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连云港市规定,对于1984年12月前参加工作的原固定工,解除劳动合同后实行自谋职业,一次性给予安置费补助。安置费按照破产前一年全市企业全部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发放,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放1个月的安置费,最多不超过36个月。对于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根据距退休年龄的月数,按市区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标准,预留生活费,一次性发放给职工本人。安置费主要来源于破产企业占用的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其他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类似的政策。通过对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法律与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存在明显的矛盾与统一。法律规定较为原则,而政策注重实际操作性。这种矛盾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来解决,以确保国有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
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与离、退休人员的交接管理问题。在破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向法院报告职工人数和分流安置方案,积极利用再就业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对于自谋职业和调出的职工有不同的奖励和安置费标准。同时,也详细说明了离、退休人员的交接管理方案以及
-
破产案件受理中的问题
破产案件受理中的多种问题。包括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的难题、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及联营企业的破产处理方式、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破产申请受理情况,以及无主管部门的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破产的问题。在受理破产申请时需考虑社会稳定因素,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清算,确保债
-
主体资格
主体资格的要求以及债务人申请破产所需材料。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不具备被申请破产的主体资格。申请材料包括破产还债申请书、企业主体资格证明、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主要负责人名单、企业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审计报告等。审计报告需反映注册资金、亏损、债
-
公司债务清偿顺序
公司债务清偿的顺序。首先清偿职工债权,包括工资、医疗等费用及养老保险等;其次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将按比例分配。同时,文章还涉及抵押物处理、破产财产的清算和分配、债权人领取财产的流程以及破
-
债务人的破产重整申请所需材料
-
关闭破产企业的人员基本情况
-
湖南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