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电商消费者与实体店消费者享有相同的权利,包括以下几项:
消费者有权了解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消费者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电商消费者的权益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如果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如果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无法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如果作出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如果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指出在网络空间中无法像对待物理空间那样划分领域,从而引发法院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文章提到原告就被告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困境,以及合同签订地和合同履行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在电子商务合同中,由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如在线信
知道是假货还购买是否受法律保护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消费者购买食品、药品时,如果发生质量问题纠纷并主张权利,人民法院不支持生产者、销售者以消费者明知存在质量问题而购买进行的抗辩。同时,赠品发生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损害,生产者、销售者也不能以消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应该向谁索赔的问题。根据《保护法》,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生产者、承受企业权利义务的企业、违法经营者、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以及广告经营者等不同的责任主体索赔。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销售者、生产者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问题。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和国际性特征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挑战,引发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管辖权。一方面,网络贸易削弱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另一方面,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