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子商务法律的规定,卖售人的资格明确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了审查制和准则制等审定方法。在电子商务建设的早期,只有通过法定条件的审定,才有可能在电子商务中作为卖售人参与交易。随着电子商务建设的不断完善,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可以作为卖售人参与交易。
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鼓励公众参与网上交易,任何具备网上交易能力和有效的网上支付工具的个人都可以作为买受人参与网上交易活动,并为自己的交易决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易服务机构包括数字证书认证机构 (CA)、密钥管理机构(KM)、信息服务提供商(ISP)、信息提供商(ICP)等。其中,CA和KM等机构作为交易的必然参与人,需要通过法律对其资格条件和审定予以规定。此外,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进行,也需要对参与电子商务的ICP、ISP的资格条件及其审定予以规范。
电子商务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参与交易的主体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所应履行的义务,并使之成为交易主体的自觉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义务,并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一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并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加强合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如果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其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有权通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将该通知转送平台内经营者。如果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通知错误造成平台内经营者损害,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对于恶意发出错误通知,造成平台内经营者损失的,应加倍承担赔偿责任。
电子支付的法律特征,指出电子支付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通过信息网络和安全信息传输手段进行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的数字化支付方式。其工作环境基于开放的系统平台,使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和经济的优势。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电子支付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
全球易货贸易的现状与特征,包括传统易货贸易方式、小范围内部调剂、电子商务模式、政府牵头以及民间组织协调等五种表现形式。虽然现代易货贸易发展复杂多样,但也存在交易范围有限、缺乏信用保证体系等缺点。因此,成立全球统一易货贸易组织势在必行,应遵循WTO原则
网络支付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网络支付是一种电子支付方式,通过第三方支付接口与银行进行即时支付,具有节省交易成本的优势。中国网上支付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银行无法提供全国联网的网上支付服务、法律框架亟待完善等。当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下的
社会信用度不足对电子支付安全的影响,由于互联网开放性导致交易真实性难以验证,我国信用体系发展不足和信用资料分散问题限制了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发展。同时,电子支付产业发展迅速但市场秩序不规范,网络侵权行为和信息恶意被盗问题也影响电子支付产业的健康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