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有使用权是电子商务中商标权的核心权利,其法律特征表现为商标权人在核定的商品上独占性地使用核准的商标,并通过使用获得其他合法权益。专有使用权具有相对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只能在注册时所核定的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而不能用于类似的商品或服务项目。此外,商标权人也不得擅自改变构成注册商标的标志,也不能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禁止权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禁止权具有排他性,注册人可以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印制注册商标及其他侵权行为。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注册人的专有使用权以核准的注册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然而,禁止权的效力范围则不同,注册人对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均享有禁止权。
许可权是指商标所有人通过签订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许可使用是商标权人行使其权利的一种方式。许可人是注册商标所有人,被许可人根据合同约定,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和时间内有权使用该注册商标。许可制度对于企业发展横向联合、扩大名牌商品生产、活跃流通等具有积极意义。
转让权是指商标所有人按照一定的条件,依法将其商标权转让给他人所有的行为。转让商标权后,受让人取得注册商标所有权,原来的商标权人丧失商标专用权。转让注册商标应由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并应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经商标局核准公告后方为有效。
我国法律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之大,对新兴电子商务中商标权的保护内容也相对完善。这些保护措施不仅可以保护当事人的智力成果,还可以降低商标纠纷率,维护互联网环境的良好发展。专有使用权、禁止权、许可权和转让权的设立,为电子商务中商标权的行使和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指出在网络空间中无法像对待物理空间那样划分领域,从而引发法院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文章提到原告就被告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困境,以及合同签订地和合同履行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在电子商务合同中,由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如在线信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问题。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和国际性特征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挑战,引发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管辖权。一方面,网络贸易削弱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另一方面,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
网络市场的特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营销具有跨时空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跨时空性表现在企业能够以较低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营销,无国界、开放的特点让市场更加广泛;交互性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实时双向沟通,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多媒体性则能让营销人员以多种形式
电子商务法规定,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但是不少APP也没有“以显著方式”提示如何取消自动续费服务,用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