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风险。传统合同的签订通常通过面对面的谈判或其他书面形式进行,而电子合同的谈判、协商和签署则可能在当事人互不谋面的情况下进行。这使得交易双方的身份认证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签署电子合同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比传统合同更大的风险。然而,电子合同的快捷、便利和易于管理的特点又吸引着商务活动者广泛使用。
签署电子合同的风险不仅限于一般合同所面临的风险,还涉及各方当事人的信用度、文件传输的安全性以及文件的法律有效性。由于当事人可能素未谋面,各方必须以更高的信用作为基础进行谈判和签署合同。在签署合同之前,各方必须相互评估对方的信用程度,这需要建立一种信用制度,以便各方能够全面了解对方。只有建立相互信任,才能为达成一致意见提供基础,否则即使达成协议,也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信用危机甚至诉讼。然而,由于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完善,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较大的信用风险,仅限于与多年交往并熟知的客户签署电子合同。这虽然增加了合同的安全性,但同时也限制了企业与其他潜在客户的交流,甚至可能因相互不信任而失去拓展市场的机会。
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子商务活动的瓶颈,尤其是在文件传输过程中,文件内容可能会被截取、修改或丢失。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相比,电子商务合同的安全性较差。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加可靠,意见的交换、协商和文件的签署更为实在。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大多数企业对采用电子合同持谨慎态度,这也限制了电子合同乃至整体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问题。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和国际性特征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挑战,引发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管辖权。一方面,网络贸易削弱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另一方面,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
网络市场的特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营销具有跨时空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跨时空性表现在企业能够以较低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营销,无国界、开放的特点让市场更加广泛;交互性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实时双向沟通,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多媒体性则能让营销人员以多种形式
电子合同这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双方或者是多方民事主体的法律行为,当事人之间以电子的方式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当事人之间签订的这种合同是合同的电子化,是合同的新形式。根据《电子商务示范法》中有关规定,电子合同是以财产性为目的协议,该示范
(一)提高电子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就目前看,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是电子合同订立的主要方式。达成共识后,通过传真确定合同内容的准确性,然后,再通过邮件或以传统书面形式真正签订合同。在电子安全性得到满意解决的情况下,签订电子合同的风险将主要来自签订各方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