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证据,又称计算机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电子数据交换等方式记录的内容,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常见的电子证据包括电子邮件、互联网网站发布的内容、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聊天记录、电子公告牌记录和电子签章等形式。广义上,电报、电话、传真资料以及电子文件、数据库、手机短信等也可归类为电子证据。
目前,对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在国内外存在较大争议。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中,尚未明确将电子证据列为独立的证据分类,而是将其归类为视听资料。然而,由于电子证据与传统视听资料在表现形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学界和实践中引发了较大争议。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中提到,调查人员在收集计算机数据或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时,应要求提供原始载体。这意味着我国法院将计算机数据作为视听资料来看待。
在国外,对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也存在差异。一些国家将电子证据视为书证,例如美国的《联邦规则》和英国的《证据法》。而其他国家则将其视为视听资料,例如澳大利亚的《证据法》。这种差异导致了对电子证据真实性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不同,将直接影响对其真实性的认定标准。如果将电子证据视为视听资料,则可能需要依赖其他证据来证明其真实性。而如果将其视为书证,则可能需要满足书证的相关要求。因此,在立法和审判实践中,对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的明确化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电子证据的广泛应用,对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变革。未来,有必要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等方式,明确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并建立相应的认定标准和保护机制,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求。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指出在网络空间中无法像对待物理空间那样划分领域,从而引发法院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文章提到原告就被告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困境,以及合同签订地和合同履行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在电子商务合同中,由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如在线信
指纹证据在法律上的地位和作用。指纹被视为间接证据,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使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指纹的特征和获取过程,以及指纹识别技术的一般过程。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效力问题。首先介绍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行政确认性质及其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的地位。接着分析了交通事故认定与当事人行政、刑事责任的认定关系,明确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在刑事和行政责任方面的具体作用。最后,探讨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民事执行力问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问题。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和国际性特征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挑战,引发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管辖权。一方面,网络贸易削弱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另一方面,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