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在电子合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连接了当事人的身份和电子记录。关于电子签名的定义,国际组织文件和各国法律有不同表述,主要包括广义说、狭义说和折衷说。
广义上的电子签名是指包括各种电子手段的签名。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电子签名示范法》定义了电子签名为:“在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或在逻辑上与数据电文有联系的数据,它可用于鉴别与数据电文相关的签名人和表明签名人认可数据电文所含信息。”欧盟的《关于电子签名的共同体框架的指令(1999/93/EC)》定义了电子签名为:“附着在其他数据中的,或者与其他数据相关的,用于辨别真伪的电子手段。”美国的《统一电子交易法》也采用了类似的定义,将电子签名定义为:“由意图签署一项记录的人实施的或采用的,附属于或逻辑上与该电子记录相联系的电子录声、符号或过程。”广义的电子签名不仅包括非对称性密钥加密,还包括计算机口令、生物笔迹辨别法以及眼虹膜透视辨别法等其他技术。这种定义符合技术中立原则,为其他签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狭义上的电子签名是指以特定的电子签名技术为手段的签名,通常指数字签名,它是通过非对称加密方法生成的数字签名。美国犹他州的《数字签名法》将数字签名定义为:“欲签名的人就一受明确限制的信息所创制的一系列比特,其创制过程如下:如有关信息经一单向函数处理,得到一信息提要,再运用非对称加密系统和该人的私人密钥对其进行加密。”狭义的电子签名定义主要基于对特定签名技术的信任,更加关注电子签名的安全性。
折衷式的电子签名,也称为强化电子签名、安全电子签名或增强电子签名,是指通过一定的安全应用程序,能够实现与传统签名等效的电子签名方式,形式上是开放的,可以包括任何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技术方式。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电子签名同一规则草案》曾经定义了强化电子签名为:“那种可以通过应用安全程序或与安全程序的结合,证明其如生成时一样的电子签名,该程序保证这类签名:(1)在其应用的目的上对签署者是独一无二的;(2)可以用于客观地辨别数据信息的签署人;(3)由签署人制造并附加于数据信息上,或使用了只有签署人可以控制的方式;(4)生成并与数据存在这样的联系,数据的任何改动都会被揭示。”这种定义强调了电子签名的效果,给予其他签名技术平等的发展机会,符合电子商务的开放性特点,既方便实践应用又坚持中立原则。
电子签名的鉴定程序和条件,包括电子签名的制作数据需要属于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由签名人控制等要求。当事人可以选择符合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也可以选择使用第三方认证服务。电子签名的鉴定方法包括数据电文鉴定的范畴,涉及数据电文生成、传输、存储系统的鉴定。
电子合同的法律特征,包括订立方式的变化、虚拟性和广泛性的交易主体、电子化的意思表示、生效方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以及无纸化的载体等特点。电子合同使用电子签名,合同成立地点以收件人主营业地为准。电子数据易消失和改动,需采取加密和保全措施。
在中国法律下,合同是否可以使用电子传真进行签订的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电子传真作为书面形式的一种,可以用于签订合同。然而,需要注意,《电子签名法》规定某些特定类型的合同不适用于电子合同,如涉及人身关系、不动产权益转让、公用事业服务等。
电子签名对传统书面形式的挑战,指出传统书面形式在网络应用和电子合同缔结方面的限制。关于电子意思表示的书面效力问题存在争议,联合国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法律途径和合同途径来解决书面效力问题。法律途径采用“功能等同法”将电子意思表示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