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无形但有价网管窃取获刑三年
时间:2024-09-0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网络盗窃案件中的虚拟货币
背景
网络游戏玩家为了提高游戏等级和个人经验值,通常会不断努力,甚至愿意花费大量金钱购买与游戏经验值密切相关的虚拟货币。然而,有些人却对虚拟货币心生歹念。
案件概述
最近,湖南省东安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盗窃案件,被告人蔡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案件事实
法院查明,被告人蔡某是一个名为“×××网在线”的营利性网站的平台管理员和实际经营者。该网站主要向全国各地的网吧销售游戏点卡。2013年12月,蔡某与东安县某网吧业主梁某通过QQ聊天达成了游戏点卡买卖的意向。双方约定,蔡某向梁某出售游戏点卡,具体交易过程是梁某通过银行汇款给蔡某,蔡某收款后将相应的虚拟货币转入梁某的平台账户中,然后梁某根据账户上的虚拟货币提取相应的游戏卡点并出售给玩家。兑换比例为每1000元人民币兑换1070元虚拟货币,或每5000元人民币兑换5400元虚拟货币。2014年1月4日后,兑换比例变为每5000元人民币兑换5350元虚拟货币。从2013年12月27日至2014年9月6日,梁某共向蔡某汇款140次,总计人民币86.6万元。蔡某按照约定价格共向梁某转入虚拟货币927151.66元。在交易过程中,蔡某发现梁某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于是产生了盗窃的念头。从2014年2月21日至2014年9月6日,蔡某共使用其管理员账户登录“×××网在线”网站后台99次,从梁某的账号上划走了每笔330元到760元不等的虚拟货币,累计总额为53563元,按照兑换比例,价值人民币50143元。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虽然盗取网络虚拟货币或虚拟财产与传统意义上的窃取公私财产在形式上不同,但在特殊的网络游戏环境中,虚拟货币或财产具有真实的存在,并具备传统财产的价值性和流通性特征。虚拟货币可以视为现实货币的特殊转换形式,具有财产的基本属性,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虚拟货币应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以上情况,法院认定被告人蔡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了他人虚拟货币,价值超过人民币5万元,数额巨大,构成盗窃罪。由于蔡某主动投案自首,并全额退还了赃款,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记者禹*民通讯员杨乔)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子支付的发展与挑战
电子支付的发展与挑战。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必然产物,我国电子支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技术和普及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通过银行卡系统和电子汇兑系统的建设,电子支付已经实现了一定的便利性和普及性。然而,电子支付发展仍面临安全性、法律法规完善等挑
-
服务协议的确定
网络游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服务协议内容。协议包括版权、用户信息提供、用户资料隐私保护、用户资料安全、用户享有的权利和服务以及用户管理等方面。用户在注册时必须遵守所有条款,平台将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同时用户也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
解决电子支付安全问题的双重认证技术
电子支付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如用户身份认证和电子邮件泄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了双重认证技术和数字证书。个人数字证书的颁发和应用保障了用户身份认证和交易安全。数字证书采用公钥密码体制,确保了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SSL握手过程也为Web交易提
-
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中的相关定义和授权内容。定义了关联公司、知识产权等概念,并详细说明了授权区域、运营发行权、授权商标等内容。协议规定了甲方授予乙方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发行游戏产品的权利,以及乙方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范和责任。
-
电子商务支付工具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虚拟币无形但有价网管窃取获刑三年
-
虚拟货币网络犯罪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