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电子商务 > 电子支付 >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时间:2024-10-14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78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商标法》、《广告法》、《侵权责任法》和《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第二章 网络商品经营者和有关服务经营者的义务

第一节 一般性规定

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自然人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应当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并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交真实身份信息。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属于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有关许可。

第二节 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的特别规定

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第三方交易平台是指在网络商品交易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者多方提供网页空间、虚拟经营场所、交易规则、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

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查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实更新。应当与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订立协议,明确双方在平台进入和退出、商品和服务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手段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对侵犯其权利的行为采取必要措施。

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消费者纠纷解决和消费维权自律制度,积极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网上违法经营行为。

第三节 其他有关服务经营者的特别规定

为网络商品交易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器托管、虚拟空间租用、网站网页设计制作等服务的有关服务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者提供经营资格证明和个人真实身份信息,签订服务合同,依法记录其上网信息。

第三十六条 信用评价服务经营者的义务

为提供网络商品交易的信用评价服务的服务经营者,应当合法获取信用信息,遵守中立、公正、客观的原则。不得随意调整用户的信用级别或相关信息,并且不得将收集到的信用信息用于非法目的。

第三十七条 宣传推广服务的规定

提供网络商品交易宣传推广服务的服务经营者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博客、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上提供宣传推广服务、评论商品或服务并因此获得报酬的人员,应如实披露其身份,以避免消费者产生误解。

第三十八条 有关服务经营者的义务

为提供网络商品交易的网络接入、支付结算、物流、快递等服务的服务经营者,应积极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他们应提供涉嫌违法经营的网络商品经营者的登记信息、联系方式、地址等相关数据资料,并且不得隐瞒真实情况。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监督管理的责任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

第四十条 信用档案的建立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信用档案,记录日常监督检查结果和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根据信用档案的记录,对网络商品经营者和有关服务经营者进行信用分类监管。

第四十一条 违法行为的管辖

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经营者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对于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其违法行为由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如果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异地违法行为人的管辖有困难,可以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情况移交违法行为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如果两个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的管辖权发生争议,应当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管辖。对于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群体投诉或案情复杂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查处或指定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查处。

第四十二条 消费者投诉的处理

消费者在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中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应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进行处理。

第四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权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涉嫌违法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以下职权:

(一) 询问相关当事人,调查其涉嫌从事违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情况;

(二) 查阅、复制当事人的交易数据、合同、票据、账簿和其他相关数据资料;

(三) 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查封、扣押用于从事违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商品、工具、设备等物品,以及查封用于从事违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经营场所;

(四) 采取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使上述职权时,当事人应予以协助和配合,不得拒绝或阻挠。

第四十四条 技术监测记录资料的使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的技术监测记录资料,可以作为对违法的网络商品经营者和有关服务经营者实施行政处罚或采取行政措施的电子数据证据。

第四十五条 违法网站的制止措施

在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中,如果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需要采取措施制止违法网站继续从事违法活动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相关规定,提请网站许可或备案地的通信管理部门依法责令暂时屏蔽或停止该违法网站的接入服务。

第四十六条 关闭违法网站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网站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后,需要关闭该违法网站的,可以根据相关规定,提请网站许可或备案地的通信管理部门依法关闭该违法网站。

第四十七条 移交相关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中发现应由其他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时,应依法移交相关部门。

第四十八条 监管工作责任制度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监管工作的责任制度,依法履行职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其他法律规定

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如果法律和法规有其他规定,应依照这些规定处理。

第五十条 违反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应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如果拒不改正,将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和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应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如果拒不改正,将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将按照《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三条 违反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的,将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第(四)项规定的,将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三)项规定的,将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五)项规定的,将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将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适用范围

对于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发布商品或营利性服务信息,但交易过程不直接通过平台完成的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关于网络商品交易的管理规定。

第五十六条 解释权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所有。

第五十七条 指导意见

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监管实施指导意见。

第五十八条 生效日期

本办法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0年5月31日发布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子支付的发展与挑战

    电子支付的发展与挑战。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必然产物,我国电子支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技术和普及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通过银行卡系统和电子汇兑系统的建设,电子支付已经实现了一定的便利性和普及性。然而,电子支付发展仍面临安全性、法律法规完善等挑

  • 服务协议的确定

    网络游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服务协议内容。协议包括版权、用户信息提供、用户资料隐私保护、用户资料安全、用户享有的权利和服务以及用户管理等方面。用户在注册时必须遵守所有条款,平台将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同时用户也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 解决电子支付安全问题的双重认证技术

    电子支付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如用户身份认证和电子邮件泄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了双重认证技术和数字证书。个人数字证书的颁发和应用保障了用户身份认证和交易安全。数字证书采用公钥密码体制,确保了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SSL握手过程也为Web交易提

  • 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中的相关定义和授权内容。定义了关联公司、知识产权等概念,并详细说明了授权区域、运营发行权、授权商标等内容。协议规定了甲方授予乙方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发行游戏产品的权利,以及乙方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范和责任。

  • 电子商务支付工具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网站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