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订立合同。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那么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同时,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时,也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根据证据理论,只有直接证据才能单独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因此,在审查和判断电子证据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如何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认定案件事实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需要审查电子证据形成的时间、地点、制作过程等信息。
需要确认电子证据的收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只有与案件相关的事实或逻辑上相关的事实才能被认为是有效证据。
需要判断电子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存在伪造或篡改等情况。
需要将电子证据与其他证据进行比对,如果与其他证据一致且共同指向同一事实,可以认定其有效性并作为定案根据;反之,则不能认定其有效性。
电子合同的法律特征,包括订立方式的变化、虚拟性和广泛性的交易主体、电子化的意思表示、生效方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以及无纸化的载体等特点。电子合同使用电子签名,合同成立地点以收件人主营业地为准。电子数据易消失和改动,需采取加密和保全措施。
在中国法律下,合同是否可以使用电子传真进行签订的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电子传真作为书面形式的一种,可以用于签订合同。然而,需要注意,《电子签名法》规定某些特定类型的合同不适用于电子合同,如涉及人身关系、不动产权益转让、公用事业服务等。
电子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的问题。电子合同被视为书面形式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于与公司签订的调职电子合同,一旦签署并生效,不可随意反悔。如有违约行为,雇主有权与员工协商调整岗位或采取其他措施。调整劳动合同条款需采取书面形式,双方各持一份。
当事人同时约定违约金和定金并约定了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一方违约,对方依据约定的定金性质一并主张违约定金和违约金的,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一方违约,对方依据约定的定金性质一并主张解约定金和违约金的,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