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签署流程对比
一份合同由发起到最终归档需经过哪些环节?发起方与签署方需有哪些操作呢?从下图表格可以看到,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在发起到最终归档的整体操作流程上基本一致,但在许多关键环节上有明显不同。
2) 优劣势分析
从操作流程上来看,与纸质合同的盖章流程相比,电子合同的使用过程有以下几点变化:
综合上述几点特征,电子合同还具有普遍适用性。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网上签署盖章的形式可以适用于传统型企业,但对于互联网行业,如电商平台,采用传统的纸质合同盖章形式进行线上运营显然不太合适。
除了在合同签署到归档的整个流程上进行对比,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在流程管控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1) 操作便捷性对比
合同模板管理:与纸质合同相比,电子合同模式下用户对合同模板的管控能力更进一步。除了可以本地起草或维护合同内容,电子合同对合同模板的包容性更强,支持更多版本格式、指定合同用章权限等。
签署方式管理:纸质合同遵循线下面签或基于双方信任基础下的异地邮寄签署;电子合同则全程在线,通过多种移动化的签署方式提升操作快捷性与及时性。
2) 真伪鉴定对比
合同真伪鉴定主要包括合同内容是否一致、签字或印鉴是否真实。
A、内容一致性保障:纸质合同线上审批线下盖章,内容一致性主要依赖人工检核,费时费力易出错;电子合同则通过各环节全程在线保障内容一致性。
B、签章真伪鉴定:纸质合同往往在产生纠纷后才会通过公安机关进行真伪鉴定,鉴定滞后,难以防范隐患的产生;电子合同则通过数字签名技术保障合同内容身份可识别、内容不可篡改,通过在线验签即可快速辨别真伪,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出具权威公证书或司法鉴定书以证明其真实有效性。
3) 成本管控力对比
传统的纸质合同管理模式在成本消耗巨大,除了往返寄送运费、占用存储空间,随着年限增长,合同的存储、调阅、归档难度将越来越大。电子合同则将纸张、运费、存储空间等环节消耗降至零,通过在线化的传输、存储,提速降本控险兼顾。
电子邮件作为电子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电子邮件已成为一种合法的书面形式,具有合同效力。文章还介绍了关于电子邮件合同的要约和承诺的规定,以及电子邮件的唯一性和特点。当事人在使用电子邮件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约定,因IS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电子合同在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且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其打印的纸质文本具有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生效需满足行为人具有行为能力、电子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虽然法律对电子合同形式未有明确规定
电子合同的定义和特点。电子合同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在网络条件下订立的协议。其特点包括非面对面操作、数字签名的使用、生效地点的确定以及电子数据的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电子合同可以节省时间并保留传统合同的使用习惯,使用数字签名技术确保法律有效性。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即利用合同条款欺骗对方获取非法财产的行为。文章也分析了合同诈骗与普通经济合同纠纷的区别,前者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后者则是正常的经营争议。最后提及合同诈骗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诈骗者需受到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