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互联网在线订立电子合同的通用流程规范,以提高合同的证据效力。
本规范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电子签名法、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电子商务模式标准、网络交易服务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标准、电子商务协议、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电子合同是指以数据电文为载体,利用电子通信手段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电子合同订立系统是指具备缔约人身份认证、谈判磋商、合同电子签名、合同存储与调用等功能的信息系统。
电子合同第三方存储服务商是指独立于电子合同签订各方的服务机构,能够提供电子合同数据信息保存的服务。
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提供商是指为电子合同缔约人签发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及提供相应服务的法定机构。
保密原则:电子合同订立系统设立人和电子合同第三方存储服务商必须严格保守合同内容信息,不得查看、披露或公开电子合同的内容。
隔离原则:电子合同第三方存储服务商不得同时提供电子订约系统服务。
安全原则:电子合同订立系统设立人和电子合同第三方存储服务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规定,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应当具备生成合同文本、在线谈判和修改、多媒体通讯、实时传输和备份、电子签名和在线存储等功能。
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应在网站主页面披露设立人的信息以及系统业务说明、安全保障措施和运营管理制度。
使用协议的签订:使用人应与电子合同订立系统设立人签订使用协议,就系统的使用、电子签名的应用、商业信息的保密和电子合同的存储保管等问题达成一致。
订立主体身份登记:电子合同缔约人应填写真实的身份信息,并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订立主体身份验证:电子合同缔约系统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使用人的真实身份进行验证或核实。
合同谈判发起:使用人应以加密方式进入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并查询对方身份状况。
合同谈判: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应保持正常运行,并进行灾难备份。
电子合同的二次确认:电子合同文本应征求订立方的确认,确认过程应实施两次。
电子合同的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必须附加合同签署各方的电子签名后具有与纸质合同相同的效力。
电子合同的辅助认证:鼓励使用辅助加密或保密的技术设施,如二维码、时间戳、水印等。
电子合同备份:经过电子签名后的电子合同应备份在电子合同订约系统或第三方存储服务商服务器中。
电子合同查询: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查询电子合同,第三方存储服务商有义务提供书面证明函。
电子合同保存期限:电子合同的存储期限不得晚于合同订立之日起五年。
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和第三方存储服务商应严格保密合同信息,并采取符合法律要求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营。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规定和备案流程。其中,合同内容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等条款,且发包人可检查作业进度和质量。合同需向主管机关备案,否则易引发合同纠纷。备案流程包括登记领取办理合同备案表格、提交相关资料及电子数据光盘等。
未成年签电子合同的有效性,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签订的电子合同分别阐述了其法律效力。同时,还介绍了电子合同在线签订的有效流程,包括实名认证、电子签名/印章获取、电子合同制作及在线签署合同等步骤,以确保电子合同的法律约束力。
电子合同当然有用。只有采用可靠电子签名签署的电子合同才能“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在司法诉讼中具备书证的法律效力,取证和鉴定流程也可参照书证证据,方便快捷。也就是说,需要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采用可靠电子签名签署的电子合同才具有和纸质
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合同的应用与推广排除了法律障碍。为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制定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商务活动当事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互联网在线订立电子合同时可遵循的通用流程规范,以利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