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农业法 > 农民权益保护 > 论基层行政权与农民权益的制度维度——基于发展权与新农村建设的

论基层行政权与农民权益的制度维度——基于发展权与新农村建设的

时间:2024-01-19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073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所有行为都与利益有关,利益发展与利益关系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制度演变的逻辑基础。我国属政府推动型改革,甚至长期的行政经济要求政府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变迁中担负起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重任,因此以基层行政权与农民权益双重互构,主客体权利的融合,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建构,以发展民主为内容,促进发展权力与发展权利的和谐,让农民能平等地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农民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发展民主:基层行政权与农民权益双重互构的新探索

一、利益与权利的关系

从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出发,利益是独立于主体世界的存在,主体世界的发展依赖于客体的利益满足。利益通俗称为“好处”,是能满足人们物质或精神需求的事物。这种需求是人之本性,需求导向对“需求满足”的目的性利益追求,在利益的追求与冲突中演绎着社会的变迁。

法律上权利和利益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相区别的概念,利益是权利动力之源,利益冲突是权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使人满足需要的行为与满足需要的社会客观可能性条件联系起来。同时应明确,并非一切冲突的利益都能导向权利,只有经过利益主体选择后由现行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利益才能成为权利。

二、农民权益的重要性

农民权益含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两个基本方面,农民权益是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存在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类社会其他主体存在的前提条件。以农民为主要参与力量的农业发展是社会分工的前提,也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得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农村进步都需要调动农民积极性,所以说,农民利益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动因。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利益总量将会逐渐增大,农民增量利益的保护进入人们的视野,增量利益并不是简单存量利益的增加,而是在存量利益的基础上的有机增长,从而形成供农民分配的发展利益。劳动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创造价值,在存量利益与增量利益的产生分配过程中,不仅需要促进以农民为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且需要以土地为核心客体的生产资料发展,以此和谐共同发展来带动各利益主体关系的变化,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

三、基层行政权与农民权益的互动

农村社会的发展,发展利益的产生和分配过程,引起了行政权力与农民权利关系的变化,在这种动态过程中,需要形成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关系,从单纯的权力与权利制衡到和谐发展关系。在基层行政权与农民权益变的发展中,随着发展利益的产生,需要在农民发展权利与政府发展权力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相互制衡关系。发展权力的设置和运行也应当以权利为本位,因为对权利的保障是发展权力的存在理由,不以保障权利为目的的发展权力是缺乏合法性、正当性的公共权力。

四、发展民主的重要性

民主是目前最好的社会治理形式,是一定社会追求的一种价值,也是一定社会价值体系的体现,民主与权利是紧密相连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构建一种全新的民主,这就是发展民主,其以存量民主为基础,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存量利益与增量利益有机整合基础上,侧重以基层民主为突破口,其内涵为人之于社会的民主,既包括共时的民主,还包括历时的民主,对农民权益而言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民主与政治发展民主两个层面。

基层发展民主是农村存量民主与增量民主的有机整合发展,以农村现有农村自治完善为基础,促进农民平等参与社会发展与分享社会成果的能力和机会。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动态治理形式,以发展权利与发展权力的和谐发展为理念,我们可以从价值、制度、操作(环境)三个层面考究,以这三个层面形成发展民主的具体建构,在第一个层面上,发展民主把发展权利作为其价值追求;第二个层面上,发展民主则意味着一定的权利规则;第三个层面,发展民主以公民权利为其实现的条件,因此发展民主为基层行政权与农民权益双重互构提供了全新思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政协委员建议规范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

    政协委员对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建议。文章指出农村农田丢荒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五个建议:规范推进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和放宽补贴范围、加强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农田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目的是提高

  • 建房过程中产生人身伤亡事故的特点

    建房过程中产生人身伤亡事故的特点和原因。事故涉及建房者、承包人和受害人的弱势群体,他们文化层次低、缺乏法律知识,且工程多为单包工程和低成本房屋修建。房屋设计缺乏专业性,施工全凭经验和想象。事故处理难度大,当事人之间对立情绪大,不易协商调解。事故数量每

  •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评析和改进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治理主体缺位、方法滞后等。同时分析了农村环境治理涉及的主要要素,并提出引入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来解决治理主体缺位的问题。为改进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并加大投入和力度。农村环境治

  • 农村建房安全事故频发引人深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很多农民盖起了楼房、别墅,对房屋进行翻修、装璜,但在建房、装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似乎并未引起施工者和建房者的足够重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新农村建设拆房不给补偿,合理吗
  • 新农村建设中房屋拆迁的法律考量
  • 新农村农村征用林地,一亩该给农民补偿多少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