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开发商广告宣传与实际不符问题的处理办法。然而,2003年3月2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明确规定了相关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被视为要约邀请,但是如果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证明和承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话,则应当视为要约。
在购买房屋时,业主通常会看到开发商的广告宣传和售楼部的楼盘模型,而这些宣传材料上显示自己所购的房屋窗台下是美丽的屋顶花园。然而,当业主入住后,才发现原来屋顶花园并不存在,而是面对着6个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塔!尽管业主多次交涉,但都没有取得有效结果。因此,2003年9月,广州市天河区某楼盘的8户业主一气之下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要求追究其擅改规划的责任,并要求拆除这些冷却塔。然而,今年8月,法院一审判决认为,原告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现安装冷却塔的部位原设计为屋顶花园,因此不予支持。近期,业主们补充收集了大量证据,并已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律师认为,当业主与开发商发生纠纷时,双方都需要持有大量有效证据。否则,即使业主有理也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然而,由于业主的实力和资源往往难以与开发商抗衡,取证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缺乏经验。因此,业主在与开发商发生纠纷时,应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该楼盘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开发商是广州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根据其中一位业主陈某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1999年12月24日,陈某与被告广州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被告将该楼盘第10层的商品房出售给陈某,房屋建筑面积为69.3平方米,售价为4100元/平方米,总金额为28.4万余元。然而,被告收款后,多次违约,未按时办理房产证书,并擅自改变规划,在2002年11月在该楼盘E层(原规划为屋顶花园)建设了6个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塔,从而损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由于多次交涉未果,业主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被告房地产公司向业主支付因延期办理房产证而产生的损失,金额为5.7万余元,并要求被告交付房产证,并拆除已建好的6个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塔。其他业主也向法院提出了类似的请求。
被告房地产公司辩称,合同中所指的“竣工验收”是指双方在预售合同中约定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因此,房地产公司在取得竣工验收备案后30天内的责任只是办理测绘和权属登记手续,而不包括办理房产证。
房地产行业中虚假广告的问题。调查表明,消费者对房地产广告的真实性质疑严重,虚假广告表现多样。要追究开发商的责任,需要满足广告内容虚假、购房者受欺骗和误导、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及因果关系等条件。
虚假广告受骗的赔偿责任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因虚假广告受到欺骗可以向广告主寻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言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应承担连带责任。虚假广告行为的认定涉及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宣传的产品与服务的真实性。如果广告捏造事实或宣传内容与
电商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包括虚假广告行为的情节严重构成虚假广告罪的具体标准以及成立虚假广告罪的处罚。针对违法所得数额、消费者损失数额、多次虚假宣传行为及造成的人身伤残等严重后果等方面明确处罚规定,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起商品房销售虚假广告的案例,其中开发商在广告中夸大宣传了商品房的环境设施,购房者入住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广告不符而提起诉讼。开发商以广告非邀约、未对售房内容作出约定及未写入合同为由进行辩护。文章还介绍了商品房虚假广告的含义、形式和内容,包括商品房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