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收人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房屋以及改变用途等行为,以避免增加补偿费用。
被征收人应当在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与征收部门签订征收安置补偿协议,并按照协议完成搬迁。
已预签协议的被征收人在房屋征收公告发布之日起生效,协议生效后,被征收人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搬迁房屋。
如果被征收人对本房屋征收决定不服,可以在本决定发布之日起60日内向芜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本决定发布之日起六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八条: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以下情形之一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1. 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2.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3.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4.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5. 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九条:根据第八条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时,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进行科学论证。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布征求意见情况和根据公众意见修改的情况。
如果在旧城区改建过程中,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相关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会,邀请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第十二条: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如果房屋征收决定涉及的被征收人数量较多,应当经过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征收补偿费用必须足额到位,且要存入专户并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如果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要依法进行处理。
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
被征收人在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如对被征收人对决定书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需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事项。若被征收人不满意,可依法申请复议。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费用损失,如设备搬迁
关于房屋征收决定的多个法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详细阐述了征收房屋的情形、规划和程序、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征收决定的程序和要求以及救济途径和违法建设的处理等方面。
土地补偿争议及如何提起行政复议的问题。被征收人对征地补偿有异议的,可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申请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复议机关有不同级别和部门的选择。以一起征地行政复议申请书为例,说明了复议申请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征地拆迁案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市、县政府应依法主动公开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内容,包括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征地告知书等。同时,一些不便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可以依申请公开,如用地报批前的征地调查结果等。政府信息范围还包括行政机关制作或获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