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广告法》实施后,广告领域的从业者们感到寸步难行。根据法律专家的观点,绝对化用语的使用应当更加严格。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都要避免使用“最”、“首个”、“第一”等绝对化用语,因为这些用语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和广告的真实性原则。然而,并不是所有含有“最”的词语都被禁止使用。上海市工商局也指出,只要这些用语有事实依据且能清楚表达,不会引起误解,就可以使用。
广告法列举的禁用词汇并不是唯一的限制。例如,某手机宣称通话质量“最清晰”,这句话是否需要修改取决于是否会有更好的通话质量产品出现。法学专家认为,广告应该突出产品质量和性价比,而不仅仅依靠煽情手法。
根据中国广告协会的解释,判断某人是否成为某个商品的代言人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是否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形象或名义出现,二是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只要广告中出现了广告主以外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就可以确定广告中存在代言人。代言人对自己代言的商品负有一定的连带责任。
在广告中出现明星但未标明其身份的情况下,是否算作广告代言人呢?中国广告协会表示,如果广告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的受众能够通过明星的形象辨认出其身份,那么这些明星就被视为代言人。然而,如果广告中没有标明明星的身份,受众也无法确定其独立身份,那么这些明星只是广告中的演员,而非代言人。
判断虚假广告对于市场监管执法部门来说是一个挑战。中国广告协会表示,广告中的艺术夸张并不算作虚假广告。虚假广告的结果是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而采用艺术夸张手法的广告则能够被正常的消费者正确理解其含义,因此不会构成欺骗和误导。
广告法和消费法是相通的,如果广告主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条款,除了要接受工商机关的行政处罚,还可能面临消费法的处罚,消费者可以提出“假一赔三”的索赔。
中国广告协会还对新广告法实施中的其他两个问题进行了澄清。对于互联网广告的规范问题,广告协会表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只是广告的发布平台,而不是广告发布者。然而,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要对具体行为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此外,广告的目的是推销商品或服务,如果没有向广告经营者或发布者支付报酬,那么这个介绍就不属于广告。
如果您对广告法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
中国商用密码标准的法律依据和制定机构,以及网络安全法对中国的意义。商用密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鼓励制定高于标准的团体和企业标准。网络安全法提出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规范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确立了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电视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的法律问题。律师解答指出,如果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实质为广告的内容而未注明广告标记,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则违反了法律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并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者,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将有权进行处罚。
中国选举法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从过去的“四个农民等于一个城里人”转变为现在的城乡人口比例1比1。新修改选举法强调选举权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并增加了一系列新规定,如基层代表数量、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关于使用极限词的规定。广告中禁止使用的极限词如“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若使用这些词汇侵犯了消费者利益,广告主需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法律规定了广告不得使用的各种情形,包括涉及国旗、国歌、军徽等内容的广告,以及虚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