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最近表示,将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朋友圈中的虚假广告,并可对其处以最高百万元的罚款。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支持。专家解释称,罚款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为了迫使人们自律,自觉净化微信朋友圈的生态环境。
新《广告法》自9月1日起实施,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将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工商部门将责令其停止发布广告,并要求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广告的影响。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处以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张*华首次公开表示,微信朋友圈转发广告仍需遵守新《广告法》,消费者可向工商部门举报。
张*华表示,虽然朋友圈的监管仍然存在障碍,但如果发现线索清晰的虚假广告,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由工商部门进行查处。对于转发虚假广告的行为,张*华解释称,如果以盈利为目的,始作俑者同样要受到处罚,与发布者承担相同的责任。只是出于好意帮助朋友的行为不会被视为主要责任者,但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海提醒称,“在朋友圈中,你不是发什么东西都没有责任。工商总局的表态符合了一些人的预期。朋友圈本身是一个联络感情、交流思想、汇集信息的平台,更多是一种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理性的朋友应该少在朋友圈发一些虚假广告,避免误导他人。”
近年来,朋友圈渐渐变成了生意圈,引发了不少网友的不满。一方面,过多的广告占据了朋友圈的空间;另一方面,夹杂着虚假信息的存在降低了朋友圈的信任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确认朋友圈转发虚假广告将受到处罚,让许多网友感到欣喜。有网友表示,“支持,朋友圈里一些乱七八糟的广告,我已经忍受很久了。以后再有人求我转发广告,我也有理由拒绝了。”另一位网友表示,“真是为朋友圈的一些人智商捉急,说是虚假广告还不信,眼看着上当受骗。希望监管后能够减少这些事情的发生吧。”
不仅消费者网友,微商也表示支持。一位在朋友圈代购韩国化妆品的微商田女士表示,“朋友圈充斥着一些虚假广告,很多人对微商的产品产生了普遍怀疑。如果通过惩罚措施可以减少虚假广告的传播,也可以改善大家对微商的看法。”
可以看出,网友对朋友圈虚假广告的整顿充满了期待。然而,对于举报虚假广告的做法,不少网友表示退缩。朋友圈的联系人大多是熟人,出于面子的考虑,即使受到欺骗,大部分网友也表示不会去工商部门举报。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刘女士表示:“如果是熟人,最多就当面提醒一下。如果是不太熟的人,广告过于夸张、产品质量太差,可能会举报。”
据了解,朋友圈推销的特点是利用人与人之间的熟人关系或间接熟人关系进行交易。由于销售或代购采取私下交易,且无法提供相应票据,一旦发生消费争议,合法权益难以保护。因此,人们对于“罚款百万是否能够杜绝朋友圈虚假广告”这样的问题产生了疑问。
刘*海表示,市场秩序的维护需要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支持。罚款并非目的,也不是最终解决方案,罚款的作用是倒逼大家自律,让大家自觉净化微信朋友圈的生态环境,避免朋友圈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专家还介绍,对于微商,应该鼓励其通过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提高综合竞争力,并牢记“诚信”的重要性。对于个人而言,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在转发信息之前对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在阅读朋友圈广告时,也应该保持理性,不要因为是熟人的广告而掉以轻心,以减少上当受骗的风险。同时,社交网络平台也应主动加强朋友圈行为的规范和引导,适时提醒公众防范交易风险。
据悉,朋友圈推销的共同特点是利用人与人之间的熟人关系或间接熟人关系进行交易。由于销售或代购采取私下交易,且无法提供相应票据,一旦发生消费争议,合法权益难以保护。因此,中新网生活频道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圈内超低价销售和代购,不要过分依赖朋友圈内的评价信息,同时要注意保存好交易过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投诉举报。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包括使用虚假证明材料欺骗他人签订合同、虚构购销产品等名目诱骗他人并立即逃跑、利用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机关单位诈骗、使用虚假票据等作为担保诱骗对方签订合同以及先履行小额合同骗取大额钱财等连环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达到
电视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的法律问题。律师解答指出,如果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实质为广告的内容而未注明广告标记,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则违反了法律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并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者,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将有权进行处罚。
一起商品房销售虚假广告的案例,其中开发商在广告中夸大宣传了商品房的环境设施,购房者入住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广告不符而提起诉讼。开发商以广告非邀约、未对售房内容作出约定及未写入合同为由进行辩护。文章还介绍了商品房虚假广告的含义、形式和内容,包括商品房环境的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根据《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费用计算情况而定,严重情况可吊销执照。涉及犯罪将追究刑责。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