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环境污染责任应该首先制定一个一般条款,以便与其他环境保护法规中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的具体规范相衔接。这个一般条款的内容是:“因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排污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法律规定免责事由的,依照其规定。”这个一般条款总结了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特点,包括广泛性、长远性、公众性和潜在性。特别是潜在的损害也应当认为是损害,也应当赔偿。因此,环境污染责任适用无过失责任原则,即排污人无论有无过错都要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草案》的规定:“排污符合规定的标准,但给他人造成明显损害的,排污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专家一致认为这个规定是正确的,并且应该坚持。关于是否要规定“明显损害”的问题,意见不一。我持赞成态度,因为这样的规定能够区分与其他排污损害,并体现不同的法律要求。
专家一致认为,《侵权责任法》应该规定“因环境污染请求损害赔偿,排污者有异议的,由排污者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则。这是关于环境污染因果关系推定的规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的规定应与《侵权责任法》总则部分关于因果关系推定的概括性条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明确规定推定的前提是,原告应当进行盖然性的举证,即环境污染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之后才能进行推定,否则不存在推定的问题。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排污者造成环境损害,无法确定具体加害人,根据《侵权责任法》应该规定由与损害后果有联系的排污者根据其排放量的比例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关于这个问题,对于是连带责任还是按份责任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应该是连带责任,而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是按份责任。有学者认为,如果原因是不可分的,那么应该是连带责任;如果原因是可分的,那么应该是按份责任。这种观点更为合理。
如果环境污染的损害是由第三人的过错行为引起并造成他人损害,《侵权责任法》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赔偿权利,应规定为不真正连带责任,即受害人可以向排污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排污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章节应增加以下内容,专家提出以下意见:第一,应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即对于故意排污放任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排污人,应赔偿惩罚性赔偿金。第二,应规定公益诉讼。对于造成污染或生态破坏,没有造成个人明显损害的,应允许进行公益诉讼,可以由检察院或其他团体提出诉讼。第三,对于环境污染的损害,应规定特别的诉讼时效,以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权利。第四,对于污染环境的加害人,应特别增加恢复原状的义务,以恢复环境和生态。有人担心加害人无法履行这一义务。
燃煤锅炉单位和印刷公司违法排污的案例。燃煤锅炉单位未按规程加碱导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被处以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印刷公司未运行废气净化设施,直接排放印刷废气,同样被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两个案例都强调了企业需遵守环保法规,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重
如何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政府及农业部门应提供指导,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和养殖;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指导农民科学处置农业废弃物,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保障农民利益。
第四十八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
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拒报或谎报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处罚等一系列与环境噪声相关的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各种违规行为,如擅自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缴纳超标准排污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等,文章都给出了具体的
广西北海市一起海域渔业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合浦西场永鑫糖业有限公司因排放超标污水导致原告苏*均、洪*军、黄*德经营的海域养殖场文蛤大量死亡。案件经过二审,涉及海域使用证和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的批准使用期限,以及锅炉冲灰水排放口和压榨排放口的污水排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