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建设、经营中产生的废气由环保部门受理。
机动车废气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
船舶废气由海事部门受理。
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扬尘污染的活动,未采取有效扬尘防治措施,致使大气环境受到污染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
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由环卫部门受理。
房屋拆迁扬尘由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受理。
城市下水道等市政管网设施向水体排放的废水由市政部门受理。
渔业水体污染事故由渔政部门受理。
船舶造成的水污染事故由海事部门受理。
其他的水环境污染属于环保部门的受理范围。
工业固体废物、放射性废物或不按规定转移危险废物属于环保部门受理的范围,其他废物不属于环保部门受理的范围。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和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为三年。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损害具有间接性、潜伏性、长期性和遗传性等特点,受害人往往难以或根本无法及时发现自己的损害。因此,三年的诉讼时效对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来说是不够的。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环境损害赔偿的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然而,民法通则对于最长诉讼时效的表述与环境保护法对于诉讼时效的表述存在不一致,这是法律上的不协调。此外,二十年的诉讼时效对于环境污染受害者来说可能也不足够。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
具体量刑如下: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环境侵权中的时效期问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三年时效期,但这一规定不利于受害者,因为环境污染损害具有间接性、潜伏性等特点,导致受害者难以知道自己受到了损害。此外,二十年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限也存在法律上的不协调和不够长的问题。因此,需
环境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的方法和要点。在环境侵权案件中,原告需承担无过错责任原则下的全面举证责任,并关注环境污染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以及因果关系的证明。而被告在面临无过错责任时,则需重点证明环境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提供免责事由证明
借款抵押合同的细节和条款。合同中,甲方以其财产作为抵押,以确保《借款合同》的履行。合同内容包括抵押物清单、抵押金额和期限、抵押物权属、抵押担保范围、合同效力、费用承担、抵押物保管、抵押物保险、价值减少的损害赔偿、附加担保以及环境污染和其他损害责任等条
高度危险作业与环境污染的区别。高度危险作业涉及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工作,如高空、高压等;而环境污染则是超过法定标准的排污或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前者强调危险性,后者强调影响。两者在举证责任分配上也有不同,受害人对于高度危险作业需要证明损害与加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