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管理
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是行政部门采取的一项措施。杭州市率先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的危害。然而,仅仅依靠禁令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禁令颁布的城市要求使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替代品的价格和品质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操作困难。
2.强制回收利用
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用于重复使用或重新加工成造粒、炼油、制漆、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还能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1.采取以纸代塑
以纸代塑是一种技术方案,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从而解决了“潜在危害”。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因为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同时,造纸过程中会产生水污染。此外,纸制品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尚不能与塑料制品相媲美。目前,我国正在试验以甘蔗秆、稻草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
2.采用可降解塑料
在塑料包装制品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更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北京地区已有19家单位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然而,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中,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存在四个不足:多消耗粮食;可降解塑料制品仍无法完全消除“视觉污染”;由于技术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相关法律规定从2008年6月1日开始,超市购物将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而需要消费者自行付费。这一规定旨在鼓励人们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及其相关法规。标准包括三类区域的不同噪声限值,并强调定期评估与适时修订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噪声工作岗位的判定,依据GBZ 2.1相关法规,对噪声职业暴露实行严格的限值制度,并指出噪声含量未超标准不代表无污染。目前国
居民噪声扰民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噪声扰民标准规定了一级生活区夜晚噪声不得超过50分贝,二级生活区则需控制在65分贝以下,并明确了装修时间和夜间施工的限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则根据不同区域和白天夜晚的不同时段制定了相应的噪声排放标准。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