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环保强制措施怎么处理
时间:2024-09-1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保护环境除了保障人类的健康,还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国是非常重要环境保护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坚决查处的,那么对抗环保强制措施怎么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对抗环保强制措施的处理方式
强制执行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对于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环境保护部门可以采取罚款和责令改正等处罚措施。如果当事人拒不执行处罚措施,行政机关有权进行强制执行。同时,如果拒不执行的行为构成犯罪,也将追究刑事责任。
按日连续处罚
根据该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对于拒不改正违法排放行为的当事人,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进行按日连续处罚。具体的处罚数额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违法所得等因素来确定。
地方性法规的补充
根据需要,地方性法规可以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移送公安机关
根据该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尚不构成犯罪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除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还可以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以下是原文:对抗环保强制措施如何处理因破坏环境受行环境保护部门处罚的,当事人对处罚措施不执行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复议的对象是什么
行政复议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包括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证书变更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针对这些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同时,对行政机关所依据的规定也可以提出审查申请。
-
处置建筑垃圾单位遗撒建筑垃圾如何处罚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法律处罚规定。单位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受到罚款等处罚。同时,文章介绍了生活垃圾的四大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
-
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加强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城镇化水平的增快,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那么环境污染中水污染是相对来说最为严重的。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居民噪声扰民标准
-
在自然保护区砍树向哪个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