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活动,存在不同的噪声限值标准。具体如下:
1. 土石方阶段:
昼间噪声限值为75分贝;夜间噪声限值为55分贝。
2. 打桩阶段:
昼间噪声限值为85分贝;夜间禁止施工。
3. 结构阶段:
昼间噪声限值为70分贝;夜间噪声限值为55分贝。
4. 装修阶段:
昼间噪声限值为65分贝;夜间噪声限值为55分贝。
昼间一般指早上7:00到夜间23:00;夜间一般指23:00到早上7点。如果在相应的时间施工工地的噪声超过限值,环保部门就可以对工地进行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城市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分为五类区域,具体如下:
1. 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
昼间噪声限值为50分贝,夜间噪声限值为40分贝。
2.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昼间噪声限值为55分贝,夜间噪声限值为45分贝。
3.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昼间噪声限值为60分贝,夜间噪声限值为50分贝。
4. 工业区:
昼间噪声限值为65分贝,夜间噪声限值为55分贝。
5. 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
昼间噪声限值为70分贝,夜间噪声限值为55分贝(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单位为dB(A)。
昼间限值为70分贝,夜间限值为55分贝。
1. 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2. 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主要授予检察院、环境行政机关、环境团体或个人等主体。在欧美国家,检察院被视为有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当然主体,而中国的地方立法和司法实践也认可了检察院作为原告的身份。然而,检察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只能进行有限的事后救济,其监督是
政府如何通过法律措施支持垃圾分类和处理。政府可以在小区建立垃圾分类设施,设立垃圾分拣处理站,吸纳就业并促进垃圾分类。同时,政府可限制过度包装和未经处理的蔬菜进入市场,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这些措施旨在有效应对垃圾问题。
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已注册的机动车如果达到使用年限、修理后仍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排放污染物或噪声不符合国家标准、连续3个检验周期未通过检验等情况之一,就
埋处置造成的污染,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填埋废物的入场条件,填埋作业要求,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要求,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环境监测等要求。填埋场排放大气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自本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