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排污费征收流程(附流程图)

排污费征收流程(附流程图)

时间:2024-11-15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975

申报阶段

排污者的申报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排污者必须在每年1月15日前向环境监察机构申报其正常作业条件下的排污情况。申报时,排污者需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对于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排污者应在项目试生产前的3个月内办理排污申报手续。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进行建筑施工且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的15日内办理排污申报手续。

变更申报

一旦排污者的排放污染物发生变化,或者发生污染事故等导致污染物排放经济变化的情况,排污者必须在变更发生前的3日内或变更后的3日内分别填报《排污申报变更登记表》,并说明变更原因,履行变更申报手续。

审核阶段

申报表审核

环境监察机构有责任对排污者填报的《排污申报登记表》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器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或物料衡算数据。审核结果表明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境监察机构会向排污者发放经审核同意的《排污申报登记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境监察机构会责令排污者在规定期限内补报;若逾期未报,则视为拒报。

排污量的核定

核定程序

环境监察机构会在每月或每季度终了后的10日内,根据排污者填报的《排污申报登记表》和当月或当季的实际排污情况,核定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核定结果将通过《排污核定通知书》送达排污者。

复核申请

如果排污者对核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接到《排污核定通知书》后的7日内向发出通知的环境监察机构申请复核。环境监察机构应在接到复核申请后的1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将《排污量申报登记复核通知书》送达排污者。

征收排污费

征收方式

排污费按月或按季度征收。

排污费的计算和公告

环境监察机构根据排污量申报登记核定结果和排污费征收标准计算确定排污费,并将排污者的名称、收费时段和收费数额予以公告。

缴纳通知和缴纳期限

排污费数额经环境监察机构确定和复核后,环境监察机构会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单》。排污者应在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后的7日内,到指定的商业银行填写“一般缴款书”缴纳排污费。如果排污者未在规定期限内足额缴纳排污费,收缴部门会责令其限期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加收2‰的滞纳金。若逾期拒不缴纳,将面临缴纳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会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排污费减缴、免缴、缓缴

减缴和免缴申请

如果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可以向有审批权限的上级环保部门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但如果排污者因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环境污染,则不得申请减半缴纳或免缴排污费。

缓缴申请

如果排污者因特殊困难无法按期缴纳排污费,可以在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后的7日内向发出通知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缓缴排污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申请后的7日内作出书面决定;若期满未作出决定,则视为同意。排污费的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批准减缴、免缴、缓缴排污费的排污者名单将由受理申请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予以公告,公告应明确注明批准减缴、免缴、缓缴排污费的主要理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其重要性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的要求、申报登记的要求和程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申报登记的程序和检查。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

  • 政策法规处

    政策法规处的行政复议相关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保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申请复议。复议内容包括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侵犯经营自主权、许可证办理、证书变更等决定的不满。申请人应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

  • 工资贷款申请条件及流程

    工资贷款的申请条件及流程。申请工资贷款需满足条件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及企业职工等,并需提交相关个人资料。贷款流程包括提出申请、银行审查、签订借款合同和发放贷款。贷款额度根据借款人月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最高限额为每笔不超过人

  • 审慎对待立法万能主义的蔓延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修宪处理并非现实选择,重点在于加强已有应急法律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建立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整合到国家常规管理体制中,并进行实践检验和应急处理演习。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也是完善应急机

  • 劳动能力鉴定的要求
  • 股权转让的办理时间及生效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