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应承担的损害赔偿和治理责任为标的责任保险。它通过企业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出现保险事故后由保险公司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这样一来,为减轻企业的赔偿负担和加快受害者的救济提供有效的途径。
在实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时,保险机构应以社会利益为重,推出环境责任保险相关的保险业务。保险组织它有比一般人所更强的经济实力,也承担着补偿受害人,分担责任,维护社会安定的职责。政府应大力支持保险机构的经营行为,政府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私人资本无法比拟的强大的公信力,能够使作为受害人的社会公共利益获得充分的赔偿。
为防止企业没有足够的资产来赔偿,应在损害发生前做积极的准备,储存一定的赔偿资金。
一种方法是企业设立一定量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从每年的收益当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特别费用,专门储存起来,以备万一出现污染侵权事件时进行赔付。
另一种方法是设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由各企业、个人提供资金并由他们作为主体组成民间的基金会,或者由政府以征收环境费、环境税等特别费税而设立的损害补偿国家基金。政府可强制根据具体企业的情况征收资金,在基金的管理上应由各企业推选出代管人,政府起监督的角色。
此外,国家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救助。在环境污染损害中,如果受害者用尽了各种救济手段仍不能得到赔偿,国家应从财政中拿出资金进行赔偿,以实现社会的稳定,维护政府形象。
为了解决环境侵权责任中的赔偿问题,推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制定赔偿预防举措是两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可以减轻企业的赔偿负担和加快受害者的救济,而赔偿预防举措则可以在损害发生前储备赔偿资金,以防止企业无法承担赔偿责任。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利益,实现环境侵权责任的社会化。
各级人民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检查制度。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有现场检查权,可查封、扣押违规排污企业设施和设备。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每年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并接受监督。
如何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政府及农业部门应提供指导,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和养殖;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指导农民科学处置农业废弃物,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保障农民利益。
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和应对之策。随着海洋污染事故的频发,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面临挑战。当前,由于缺乏直接的诉讼主体和对公益损害认识不足等问题,海洋环境公益诉讼鲜有人问津。通过提出塔斯曼海轮海洋溢油生态索赔案等案例,文章指出了当前海洋环境公益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起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其中3起为环保公益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10起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并重点介绍了环保公益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作用及其挑战。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环境资源民事案件数量上升,但环境公益组织参与诉讼的数量和能力均存在不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就拒绝受理的腾格里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