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保法法律法规 > 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构成特征

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构成特征

时间:2024-04-0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370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构成要件

一、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体特征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体是国家环境保护机关的监督管理活动。也有人认为,其客体是负有环境监管职责的国家执法人员的勤政性及权力行为的正当性。

二、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观特征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观表现为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严重不负责任,导致环境资源的巨大破坏,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行为具体表现形式:

  1. 滥用职权: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决定,擅自行使环境监管职权。例如,违反规定发放排污许可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
  2. 不履行职责:环境执法、监管部门玩忽职守,不履行应尽的监管义务。例如,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不认真审查论证,发现污染事故或隐患不及时排除,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厂矿不进行制止、处理等。

三、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特征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是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包括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四、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观特征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观上是过失,但也不能排除放任的间接故意的存在。例如,明知有关单位排放污水、废气或固体废料的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及公私财产或人身安全,但严重不负责任,不采取任何措施予以制止,而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以致产生严重后果。行为人主观上显然属于放任的间接故意,而非过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