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简称排污者),应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69号令)的规定缴纳排污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第31号令)规定征收排污费。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排污收费项目有四类:
污染因素及因子收费标准如下:
0.7元/污染当量(超标加一倍征收超标准排污费)
二氧化硫收费标准:
2003年7月1日~2004年6月30日按0.2元/污染当量
2004年7月1日~2005年6月30日按0.4元/污染当量
2005年7月1日以后按0.6元/污染当量
根据皖价费〔2008〕111号文件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分三年提高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即2008年为0.84元/公斤,2009年为1.05元/公斤,2010年及以后为1.26元/公斤。
氮氧化物收费标准从2004年7月1日开始征收,按0.6元/污染当量。
烟气林格曼黑度收费标准:
1级1元/t燃料
2级3元/t燃料
3级5元/t燃料
4级10元/t燃料
5级20元/t燃料
其它污染物收费标准为0.6元/污染当量。
粉煤灰:
无专用贮存场所30元/t
无专用处置设施
专用贮存场所无防渗漏措施
无防扬散措施
无防流失措施
专用处置设施无防渗漏措施
无防扬散措施
无防流失措施
冶炼渣:
无专用贮存场所25元/t
无专用处置设施
专用贮存场所无防渗漏措施
无防扬散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检查制度。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有现场检查权,可查封、扣押违规排污企业设施和设备。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每年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并接受监督。
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和应对之策。随着海洋污染事故的频发,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面临挑战。当前,由于缺乏直接的诉讼主体和对公益损害认识不足等问题,海洋环境公益诉讼鲜有人问津。通过提出塔斯曼海轮海洋溢油生态索赔案等案例,文章指出了当前海洋环境公益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起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其中3起为环保公益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10起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并重点介绍了环保公益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作用及其挑战。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环境资源民事案件数量上升,但环境公益组织参与诉讼的数量和能力均存在不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就拒绝受理的腾格里沙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民事公益诉讼在环境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环境公益组织在提起诉讼时面临困难,诉讼能力存在不足。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审查中国绿发会提起的公益诉讼再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