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原因而取得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须具备四个法律要件:
即一方因一定事实而使财产总额增加。
就是因一定事实而使他方的财产总额减少。
即由于一方获得了不当利益,而使他方应得的利益没有得到或不应有的负担增加了。
就是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据,这一点是构成不当得利的重要要件。
在合同关系存在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应使一方享有不当得利的请求权,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而仍然有例外现象,这些例外主要体现在一方违约的情况下,违约方从违约中获得了一些利益,此种利益是无法律上根据的,因此构成不当得利。如果因为违约而使一方将承担违约责任,这样将发生违约责任与不当得利责任的竞合。
这主要有三种情况:
承租人、使用人、借用人等不按合同约定方式使用财产,而采用其他不正当方式使用财产,获取非法利益并导致出租人、出借人等财产受到损失。违约方既构成违约,同时又获得不当利益。
承租人、出借人等在合同期限届满以后未按期向出租人、出借人等返还标的物,继续占有使用标的物。不管其是否实际获得了一定利益,都因其未交付租赁费、使用费而使用他人财产而判定其构成不当得利。
因为一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违约方仍应承担违约责任。而因为违约使合同关系解除,当事人依据合同接受对方所作出的履行,已无法律根据,则应依不当得利规定返还。
1、原物返还
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2、作价返还
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
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时,应以消耗时的市场价格为准。
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一种法律事实,因其引起此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电力供应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用电地址、用电容量和用电性质,供电方式和供电质量,用电计量、电价及电费结算,以及用电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合同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用电人不得擅自改变用电性质和容量,供电人应按约定的供电方式和质量标准供电,以及双方应保
捡到他人财物后的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捡到他人财物并拒不归还可能构成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不当得利的情形下,若无合法根据取得利益并导致他人损失,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被侵占人需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捡到他人财物后应
中国关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定罪标准及刑罚。文章详细阐述了犯罪构成、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及保护区、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刑罚的最高限度以及加强打击破坏电力设备犯罪的措施。根据不同情况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分子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刑罚。
债务继承和遗赠中的债权追偿问题。法律规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债务责任。特殊情况下需为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生活费。催讨不当得利债务时,应限制追偿范围并适用民法通则,可返还原物。对于诉讼时效届满的债务,债权人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