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用人者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童工下班后意外受伤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童工下班后意外受伤怎么办

时间:2024-06-20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691
现在有很多的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非法使用童工,那么我们知道这是违法的,因为录用童工在我国是不合法的,那么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童工下班后意外受伤怎么办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有一定的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童工下班后意外受伤怎么办

童工受到伤害的处理问题

根据《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童工不在其适用范围之内。然而,如果企业非法使用童工导致伤害,应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1991年第81号)第十一条进行处理。对于伤残的童工,无需进行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委员会可以根据单位或监护人提出的申请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并由使用童工的单位根据伤残等级发放童工致残抚恤费。

童工和未成年工的定义

根据中国《劳动法》的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个人建立劳动关系并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而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如果企业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劳动法》(例如未建立、记录、保留针对救济未成年人的政策和措施,并有效地向员工和利益相关方传达;确保未成年人在上课时间不能工作;确保青少年工人每天的交通、上课和工作时间总和不超过十小时;无论在工作场所内外,公司都不能将其置于危险、不安全、不健康的环境中等),都将受到处罚。

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内的用人单位,都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即童工。同时,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也禁止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责任保障他们不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而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聘人员的身份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也负有相关义务。

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处罚

对于发现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立即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童工被送回原居住地的费用,全部由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承担。对于企事业单位及个体户屡教不改、情节严重者,以及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领取个体营业执照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此外,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如果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则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进行罚款,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

童工受伤或死亡的处理

如果童工患病或受伤,用人单位应负责将其送往医疗机构治疗,并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如果童工伤残或死亡,用人单位将面临市场监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处罚。对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相关单位将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此外,用人单位还应一次性对伤残的童工或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计算。

其他规定

童工的拐卖、强迫劳动、从事高风险劳动等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如在禁止使用童工的监督检查中发现使用童工的情况却不予制止、纠正、查处,或者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规定发放身份证或在身份证上登记虚假出生年月,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发现申请人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仍然为其发放营业执照,都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文艺、体育单位可以雇佣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但必须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其他教育机构以及职业培训机构组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实践劳动和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也不属于使用童工的范畴。

总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禁止使用童工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并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将面临处罚和责任。如果童工受伤或死亡,用人单位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义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使用童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姆扔垃圾弄伤邻居,雇主赔偿吗

    保姆扔垃圾时弄伤邻居,雇主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文章指出,首先需要判断保姆的行为是否属于工作行为。如果保姆的侵权行为纯属个人行为,雇主不承担责任。此外,雇员的过错并非雇主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赔偿项目和标准根据地区统计人均标准计算,包括医药费、残

  • 保姆与雇主的法律关系

    保姆与雇主之间的法律关系,指出二者属于家务服务雇佣关系,不同于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在发生伤害纠纷时,不能适用劳动法,依据过错原则判定责任。为保障双方权益,应明确约定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及责任等。同时,阐述了雇佣关系的显著特点,包括雇员义务不可转

  • 案例分析:使用童工的行为构成违法行为

    关于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其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任何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将面临罚款,并需承担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的交通和食宿费用。同时,国家要求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身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当他人生命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此外,当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到侵害,以及因婚姻关系和其他两性关系发生精神损害时,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法人的相关权利受到侵害时

  • 总则
  •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作合同无底薪合法吗
  • 如何判断虚假劳务派遣案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