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通则第11条的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合法劳动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10-16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8岁以上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因此,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责任能力,可以界定童工的法规。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童工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人。设定童工的年龄界限是依据公民的行为能为的不同情形,《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是成年人。18周岁以下的均是属于未成年人。然而,如果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他们将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因此,法律上设定童工为不满16周岁的用工。
根据国家法律的重点保护措施,任何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如果招用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并非所有儿童参与的工作都是国际社会打击和力求消灭的对象。只要一名儿童或少年参与的工作对其健康没有负面影响,也不阻碍他们上学,一般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上,这类工作可以对孩子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也有助于他们家庭的福祉。
实际上,大多数童工在农业领域工作,尤其是在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的农业领域。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估计,年龄在5岁至17岁之间的童工中,有58.6%在农业领域工作,6.9%从事家政服务,7.2%从事工业,包括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还有25.4%在服务业,包括零售、餐饮和运输。
童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尽管童工现象在亚太地区最为严重,估计有7770万童工,而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童工比例最高,有21%的5岁至17岁儿童沦为童工。
一些学者认为,剥削童工是某些主要经济体成功的一部分原因,而新兴经济体也有必要使用低成本的童工。这种观点认为,英国和美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曾大量使用童工,现在的新兴经济体也有必要在家政行业和制衣业中使用童工。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2015年关于童工现状的报告分析,童工对孩子的长期影响,包括童工成年后的就业情况。调查发现,做过童工的年轻人成年后更可能只能帮家里干活或从事低收入工作。相反,那些不得不辍学或在不到15岁就开始工作的儿童,成年后更难找到工作。
保姆扔垃圾时弄伤邻居,雇主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文章指出,首先需要判断保姆的行为是否属于工作行为。如果保姆的侵权行为纯属个人行为,雇主不承担责任。此外,雇员的过错并非雇主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赔偿项目和标准根据地区统计人均标准计算,包括医药费、残
关于使用童工的相关规定。规定明确了禁止使用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从事各种工作的原则,并详细说明了相关处罚措施。同时,也规定了例外情况,如文艺、体育单位在得到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下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此外,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不影响
保姆与雇主之间的法律关系,指出二者属于家务服务雇佣关系,不同于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在发生伤害纠纷时,不能适用劳动法,依据过错原则判定责任。为保障双方权益,应明确约定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及责任等。同时,阐述了雇佣关系的显著特点,包括雇员义务不可转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当他人生命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此外,当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到侵害,以及因婚姻关系和其他两性关系发生精神损害时,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法人的相关权利受到侵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