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主体责任与用人单位责任是否相同
时间:2023-10-13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案情】
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如果建筑施工等用人单位将工程或业务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那么由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在本案中,某建筑公司将部分工程承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李某,而周某是李某招用的劳动者,因此某建筑公司应该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虽然周某与李某没有劳动关系,但是与某建筑公司形成了劳动关系。
第二种观点:不存在劳动关系
用工主体责任并不等同于用人单位责任,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形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必须符合特定的条件,而不仅仅是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因此,周某与某建筑公司之间并未形成劳动关系。
评析:赞同第二种观点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关于确立劳动关系的通知共计五条,其中第一条是关于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实质要件的规定,而第四条是关于建筑施工等特殊用人单位违法发包责任承担的规定。这两条规定并不具有相同的含义,第四条并不是基于劳动关系的角度来阐述特殊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因此,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形成了劳动关系。另外,建筑施工等用人单位的用工具有其特殊之处,包括短期性、流动性、分散性、阶段性等特点。劳动者一般由实际施工人(包工头)招用,受包工头管理,由包工头发放工资,与工程的发包人并不存在很大联系,也不接受其日常管理。因此,从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实质要件来看,劳动者与作为发包方的建筑企业不能形成劳动关系。此外,用工主体责任并非等同于用人单位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用工主体责任是一种连带赔偿责任,基于招用劳动者的雇主的责任。因此,建筑施工等用人单位承担的用工主体责任是一种连带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
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签订的培训协议未完,是否可辞职
劳动合同期满但签订的培训协议未完时,劳动者是否可以辞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如果服务期未到期,劳动合同应延长至服务期满。如劳动者违约辞职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服务期不影响劳动者正常的工资调整。
-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期满时,特定情形下应延长或按工伤保险规定执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选择继续履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包括解除劳动合同、
-
公司解散员工的赔偿问题
公司解散员工时的赔偿问题。用人单位自行解散导致劳动关系终止时,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是按工作年数及平均工资确定。对于高薪员工,补偿有封顶限制,最多补偿十二个月。同时,法律对用人单位存在侵权行为时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
未满18岁进厂属于童工吗
-
公司向员工要求赔偿工作失误的合法性
-
给公司开车出了事故司机要赔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