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发现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涉嫌违法的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核查。对于正在实施的违法行为,应依法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以制止违法行为。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应详细记载以下内容:
(一) 违法行为人的姓名或名称;
(二) 违法事实和依据;
(三) 其他应记载的事项。
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在十个工作日内立案:
(一) 有明确的行为人;
(二) 有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事实;
(三) 应依照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四) 属于本部门管辖;
(五) 违法行为未超过追诉时效。
对于轻微违法行为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况,可以不立案。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强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工作的监督,其中要将发现制止违法行为和依法履行行政处罚职责等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若违反本办法规定,导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受损,应依法给予处分,具体情形包括:
(一) 未依法制止违法行为;
(二) 无正当理由未依法立案查处;
(三) 在制止和查处违法案件中受阻,未按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四) 未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五) 未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提出行政处分建议或移送有权机关追究党纪、政纪或刑事责任;
(六) 其他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情形。
关于拆迁范围内房屋是否可以转让的问题。依据相关法规,被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屋不得办理过户或登记变更手续。征收部门需对拆迁范围内的房屋权属、区位等进行调查登记,并向被征收人公布调查结果。在拆迁范围确定后,禁止在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等行为,以避免增加不当补偿
违法行为的概念及其分类。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以及按违反的法律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
租赁土地代替征收是否合乎法律规定的问题。指出以租代征土地是违法的,违反了土地管理和物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既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租地协议和物权登记转让规定。同时,以租代征土地合同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合
家庭拆迁纠纷的解决方法。首先需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征收与补偿的流程和执行标准。家庭成员间若有分歧,可通过家庭内部协商或寻求专业法律援助解决。如认为拆迁行为违法,可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另外,介绍了农村房屋拆迁中的人头费相关问题,包括其定义和补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