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言语威胁算校园欺凌吗

言语威胁算校园欺凌吗

时间:2024-07-15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014

言语威胁是否构成校园欺凌

行为表现:

1、肢体欺凌:包括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这些行为是容易被察觉的欺凌形式。

2、言语欺凌:当众嘲笑、辱骂以及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等,这些行为是不容易被察觉的欺凌形式。

3、社交欺凌:孤立、杯葛以及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这些行为是不容易被察觉的欺凌形式。

4、网络欺凌:在网络上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这些行为是容易被察觉的欺凌形式。

校园欺凌的定义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被视为校园欺凌(暴力)。

积极有效预防

1. 指导学校切实加强教育

中小学校应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学期中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应配合学校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

2. 组织开展家长培训

通过组织学校或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

3. 严格学校日常管理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少先队辅导员、教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校外专家等人员组成(高中阶段学校还应吸纳学生代表)。学校要加快推进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等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监控和报警平台,逐步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机制。学校还应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工作要求,包括相关岗位教职工防治学生欺凌的职责、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校规校纪中对实施欺凌学生的处罚规定等。

4. 定期开展排查

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学校开展等方式,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范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医生透露病人隐私将承担侵权责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非法跟踪、安装窃听设备等。文章强调应积极维护自身隐私权,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

  •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包括隐私权与肖像权。隐私权涉及个人信息的保护,未经许可公开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肖像权则指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营利活动。偷拍行为往往同时侵犯这两种权利,导致侵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关于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详细阐述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标准,包括不同类别信息的数量标准和违法所得金额的要求。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处罚。

  • 名誉侵权的法律后果

    名誉侵权的法律后果,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害包括因名誉受损导致的失去工作机会和财产损失等,侵权人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精神损害包括名誉利益损害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文章还介绍了名誉侵权的主要方式,如侮辱、诽谤、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等,这些

  • 侵犯隐私的行为及法律规定
  •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