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判实际中,经常会面临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问题。然而,我国民法规定的精神损害范围有限,仅适用于侵害公民、法人人格权的几种情况,并未明确规定因人身伤害造成的非财产损害的赔偿,即精神损害赔偿。这种情况下,对受害人在身体上遭受的损害之外,精神上所承受的痛苦未得到补偿,显然是不合理的。
我认为,应对民法通则第120条进行扩大解释,以便将其适用于侵害公民身体、人格权、生命健康权所造成的损害。
对于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和具体数额,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民法通则的立法精神,我认为必须结合具体的案情,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以以下原则进行认定:
由于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损害,无法采用等价赔偿原则来确定赔偿数额。考虑到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对侵权人来说,赔偿数额体现为惩罚性,而对受害人来说,体现为补偿性。因此,在给予受害人精神抚慰的基础上,应适当补偿其精神损失,以达到平息纠纷的目的。
由于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的损害,难以用物质尺度准确估价。因此,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不能仅仅依据一、二种因素。必须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认错态度和受害人的谅解程度,当事人双方的经济状况,尤其是侵权人的实际赔偿能力,以及诉讼时当地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公平合理地确定一个适当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问题。我国法律虽无具体规定,但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并由法院酌情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侵害。受害人和死者近亲属可提出赔偿要求,但请求权不得让与或继承。近亲属包括配偶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在确定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情节、最高赔偿限额的考虑、双方责任因素的考虑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赔偿数额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以充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阿里巴巴将销售假冒服装的淘宝卖家高某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案件。高某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并销售假冒ROEM和MO&Co服装,被阿里巴巴以网络服务合同纠纷起诉索赔。法院已受理此案。文章还讨论了商誉损失计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包括如何界定侵权期间、确定因果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