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新《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构成必须具备法定违法行为。这包括重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
损害事实指的是有过错的配偶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违法行为导致离婚,给无过错方配偶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配偶一方实施的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的违法行为是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给无过错方配偶造成精神损害的直接原因。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过错要素中,一般过失不能构成,只有在重大过失和故意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重大过失是指侵权人违反夫妻间基本的注意义务,即侵权人可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将对夫妻关系产生严重后果,但却怠于注意并没有做出相应准备。轻微过失由于其违法性不高,基于家庭和谐的考虑,应认为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应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否对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影响。根据损害结果涉及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必要时应由医学专家鉴定其程度,以确定赔偿数额的大小。
过错程度包括过错方实施过错的种类、动机、情节等。过错程度一般与造成的损害成正比。过错轻微的情况下,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较小,受害人较容易忍受和谅解,赔偿数额应相对较小。过错严重的情况下,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较大,为弥补或恢复这种伤害,赔偿数额应相对较高。
应综合考虑过错方侵权行为的方式、手段、场合等具体情节。例如,虐待比一般家庭暴力行为更为严重,侵权行为方式越恶劣,持续时间越长,受害人遭受的精神损害越大,赔偿数额的确定应相对较高。
如果过错方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即使要求其支付更多的精神损害赔偿也无能力偿还。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精神损害赔偿纠纷发生在经济较为不发达的边远山村,几十元的赔偿数额可能就足以解决纠纷。相反,若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类似的纠纷可能需要裁决数千元的赔偿数额,受害人也未必能够满意判决并接受。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被害人向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申请时无需支付费用,但如选择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则需支付诉讼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行政赔偿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赔偿标准根据《国家赔偿
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标准,包括死亡、残疾及侵害人身权益但未造成死亡或残疾的三种情况。赔偿金额分为不同等级,确定金额时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目前实际操作中尚无明确标准,由法官依据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确定问题。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赔偿数额需结合具体情况和当地经济水平进行分析。诉讼程序中,无过错方可在离婚诉讼中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责任形式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无过错配偶可请求给付抚
离婚后是否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民法典》取代《婚姻法》后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新的法律,如果离婚时未明确表示放弃赔偿请求并且在一年内提出,则可以提起诉讼。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对方的暴力行为导致离婚并存在重大过错。同时,《民法典》规定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