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有哪些

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有哪些

时间:2023-10-2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284
侵害自然人人体的生理损害,当侵权行为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时,给权利主体造成生理上的损害,使其在精神上产生痛苦。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关于精神损害方面的知识。

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

1. 抚慰受害人及其家属

精神损害的表现形式是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减损。精神痛苦的产生有两个来源:

(1) 侵害自然人生理的损害:当侵权行为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时,给权利主体造成生理上的损害,从而在精神上产生痛苦。

(2) 侵害自然人心理的损害:当侵权行为侵害自然人的人身权利时,侵害了人的情绪、感情、思绪、意识等活动,导致人的精神活动受到障碍,产生不良情感,包括肉体上的痛苦。为减轻受害人及其家属的痛苦,应给予一定数额的金钱予以抚慰。

2. 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公民权益损害的赔偿立法发展趋势是保护范围逐步扩大,从仅限于财产损害赔偿发展到精神损害赔偿。如果我国不确立和完善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就无法融入世界法律发展潮流,也不利于保护我国在国外生活的公民的合法权益。

根据我国刑法第八条规定,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的外国人,如果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然而,由于我国法律未赋予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因此,当外国人在国外对我国公民犯罪造成精神痛苦时,我国公民无权请求支付抚慰金,这不利于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3. 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根据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政府一直倡导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当受害人及其家属在自己或亲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遭受侵害时,被告人对其进行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可以使受害人或其家属的尊严、威信和社会评价恢复到最佳状态,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和政府的一贯主张相符合。

4. 体现公平正义

立法上的不公平:在三大诉讼中,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原告在遭受精神损害时有获得精神抚慰的法律规定,而在刑事诉讼中却没有这样的规定,这是立法上的不公平。

案件处理上的不公平:在审判实践中,被告人为了获得受害人的谅解,在与受害人达成和解协议时接受受害人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然而,在相同案情的情况下,如果被告人与受害人未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在判决中可能不支持受害人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这导致执法混乱,当事人无法理解法院的执法尺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被害人向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申请时无需支付费用,但如选择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则需支付诉讼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行政赔偿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赔偿标准根据《国家赔偿

  •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问题。我国法律虽无具体规定,但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并由法院酌情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侵害。受害人和死者近亲属可提出赔偿要求,但请求权不得让与或继承。近亲属包括配偶

  • 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标准,包括死亡、残疾及侵害人身权益但未造成死亡或残疾的三种情况。赔偿金额分为不同等级,确定金额时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目前实际操作中尚无明确标准,由法官依据

  •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在确定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情节、最高赔偿限额的考虑、双方责任因素的考虑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赔偿数额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以充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 哪些交通损失可以赔偿
  • 车祸受伤是否可申请精神赔偿
  • 非刑事司法精神损害赔偿的诞生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