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网上散播他人隐私构成侵权

网上散播他人隐私构成侵权

时间:2020-05-25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285

【案情简介】

原告:王x

被告:张xx

本案原告王x与姜-岩x系夫妻关系,姜-岩x跳楼自杀死亡。姜-岩x生前在网络上注册了名为“北-飞的候鸟”的个人博客,并进行写作。张xx系姜-岩x的大学同学。姜-岩x死后,张xx注册非经营性网站,名称“北-飞的候鸟”。张xx介绍该网站是“祭奠姜-岩x和为姜-岩x讨回公道的地方”。张xx、姜-岩x的亲属及朋友先后在该网站上发表纪念姜-岩x的文章。张xx还将该网站与天涯网、新浪网进行了链接,其他网站转载。最后因人肉搜索将原告的个人信息暴露无遗,导致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对王x进行指名道姓地谩骂;更有部分网民到王x和其父母住处进行骚扰,在王家门口墙壁上刷写、张贴“无良王家”、“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等标语。

法院认为: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根据王x的当庭的自认及王x与姜-岩x父母的协议内容,可以证实王x与案外人东某确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王x的行为违背了我国的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七)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张xx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停止对原告王-菲的侵害行为,二、被告张xx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在“北-飞的候鸟”网站,首页上刊登向原告王x的道歉函。三、被告张xx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赔偿原告王x精神损害抚慰金五千元。

【争议焦点】

网上散播他人隐私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法理评析】

隐私指自然人所有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和别人无关,关于自己的利益的事。它的内涵简单,但是外延非常丰富,涉及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公民的个人信息,个人生活以及个人情感都属隐私范围,法律依法保护当事的隐私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本案的被告张*弈在网上将王x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与其他女性有“婚外情”的信息在“北-飞的候鸟”网站中进行披露,已经构成了侵权事实,严重侵犯了原告王x的隐私权。尽管我国法律没有对隐私权进行规定,但根据司法解释,我国在法律实践中,通常以保护名誉权的形式来保护个人的隐私权。虽然原告有婚姻不忠的事实,理应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审判。但是原妻已经过逝,权利主体已经不存在,所以法律只有评判而无审判的资格。

至于道德舆论,那只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表现过渡,或干预过渡就构成侵犯他人权利的违法事实。本案的被告张*弈可以说只是处于社会道德的一般善良心态,也许仅仅只是在为自己的同学讨回一个社会舆论上的公道,但是这种行为严重损害原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首先个人及家庭生活受影响,其次是失业,这一切都是是张*弈的转播行为间接造成的损害。

另外,作为一般的成年人,都可以预见到这种转播行为将会造成损害事实,张*然也能预见到,所以其实其本身就带有一种替朋友报复原告的故意。

本案中,被告名誉权受损,是显而易见的。自从张*弈在网上转播原告的个人隐私后,尤其是其不忠实的感情生活(或婚外情),原告及其牵连家人等来许多骂名。

法院最后认定,本案被告张*弈构成侵犯原告隐私权和名誉权是合法合理的。

【法律风险提示与防范】

张-艺律师提示: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注意不能伤害他人的合法权利。社会鼓励舆论自由,为保证每个人都能自由公正合法地享有权利,必然要求个人的自由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如果不明确法律的具体规定,至少要觉得自己的行为自由应该不会伤及到他人的权利。现在,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转播媒介,它的便利,用过的人都知道,但是要注意不要在网上散播他人隐私,因为这将意味着要承担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资条的隐私性质

    工资条的隐私性质。根据国家和宪法对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工资条作为个人信息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但其是否构成隐私需具体分析。国家行政法规规定了员工工资公开化、透明化的要求,员工对于企业制订工资分配方案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侵犯他人隐私可能涉及刑法规定,如

  • 工资是否属于隐私: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工资是否属于隐私的问题。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规定,工资条属于私密信息,但在特定情况下是否构成隐私需要具体分析。法律同时保护了公民的隐私权,对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 婚姻状态是否属于隐私权的范畴

    婚姻状态是否属于隐私权的范畴,并介绍了《侵权责任法》对隐私权的具体规定。包括哪些行为会构成侵犯隐私权,以及婚姻状况的隐私性问题。最新资讯则提到了《民法典》关于隐私权的最新规定,强调了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同时,也提到了通过身份证

  • 工资明细是否属于个人隐私

    中国关于工资明细是否属于个人隐私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规,工资明细被视为个人隐私,但具体是否构成隐私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提供个人工资清单,员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宪法和民法典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将受到法律

  • 阿里首诉造假店: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 骚扰行为的拘留处罚及法律规定
  •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