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婚外恋离婚损害赔偿的时间规定
司法解释第30条规定,在无过错方作为离婚诉讼原告的情况下,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在无过错方作为离婚诉讼被告的情况下,若其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其可在离婚后的1年内就该损害赔偿单独提起诉讼;在无过错方作为离婚诉讼被告的情况下,一审时其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而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从第30条的规定可知,对于作为离婚诉讼被告的无过错方,法律给予了在离婚后1年内就损害赔偿单独起诉的权利,但对作为离婚诉讼原告的无过错方,若想切实维护自身权益的话,则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即离婚诉讼的一审期间就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因为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二审期间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所以若作为离婚诉讼原告的无过错方在二审时才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其只能再另行起诉,而一审所涉的离婚诉讼应已随着二审程序的结束而终结。此时曾作为原离婚诉讼原告的无过错方再就离婚损害赔偿向法院另行起诉的话,就会违背司法解释第30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的要求。因此对于作为原告的无过错方,应在一审时即提出离婚损害的赔偿请求,以便有效维护其合法利益。
2.受诉法院及举证责任的承担
对于在离婚诉讼时即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诉请的案件,应由受理该离婚诉讼的法院,通常是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但在被告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被告下落不明或被宣告失踪,或被劳动教养、被监禁等特殊情况下,离婚诉讼及损害赔偿诉讼也会由原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
对于司法解释第30条规定的作为离婚诉讼被告的无过错方,在离婚诉讼后1年内就离婚损害赔偿单独起诉的案件,依据“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原则,应由被要求承担损害赔偿一方,即无过错方的原配偶方的住所地法院管辖。
那么原离婚诉讼的管辖法院可否成为离婚损害赔偿诉讼的管辖法院呢?法律未对此有明确说明,但鉴于原离婚诉讼的管辖法院对案情、当事人的情况都比较了解,从解约司法诉讼成本的角度考虑,笔者希望日后的司法解释能作出离婚损害赔偿诉讼的管辖法院也包括原管辖离婚诉讼法院的相关规定。
至于举证责任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应由主张婚外恋所致离婚损害赔偿的无过错方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
首先无过错方必须举证说明过错方有重婚或同居的行为,然后无过错方还必须对其所主张的物质损害赔偿数额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提出相应证据。
因此无过错方要真正获得离婚损害赔偿,还必须负担较为沉重的举证责任。但这对于引入我国不久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切实推行和实现,还是必要的。
阿里巴巴将销售假冒服装的淘宝卖家高某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案件。高某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并销售假冒ROEM和MO&Co服装,被阿里巴巴以网络服务合同纠纷起诉索赔。法院已受理此案。文章还讨论了商誉损失计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包括如何界定侵权期间、确定因果关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要件包括: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有法定的损害结果、行为与结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行为人有主观上的过错。违法行为指的是配偶一方实施了法定的禁止性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损害结果主要包括破坏合法婚姻关系
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问题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现实情况。关于受害人是否有权利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学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受害人无此权利,主要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受害人有此权利,认为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不能
民事侵权责任的离婚损害赔偿具备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但学术界对其构成是否仅包含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存在争议。一般民事损害赔偿说认为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