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法院受理的权属和侵权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加。这些案件涉及到“三聚氰胺索赔”、“上海倒楼事件”、“张海超开胸验肺”等侵权纠纷,成为公民维权的热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新指出,在近年的热点侵权案件中,每个权利人都在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寻求保护。然而,维权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与现有法律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分散,以及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上的不一致有关。
中国人民对于出台一部专门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充满期待和厚望。经过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侵权责任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于12月5日结束征求意见。根据中国人大网的数据,截至12月4日下午5时,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已收到社会各界对该草案的2655件意见。
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时7年4次审议,人们终于迎来了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的侵权责任法。该法涵盖了产品缺陷、交通事故、医疗损害、环境污染、网络侵权、动物致人损害等内容,并明确了产品召回制度,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并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侵权责任法首次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表示,此前的法律虽然规定了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并未具体规定如何计算以及包含的内容。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的金额和计算方法。
此外,该法还确立了同命同价赔偿原则,体现了权利平等。在中国的许多地方,计算死亡赔偿金往往因死者的城乡身份、收入水平、地区差异等因素而相差数倍,引发了“同命不同价”的争议。侵权责任法规定在处理重大交通事故和矿山事故时,可以不考虑个人差异,采用“一揽子”赔偿方案,以同一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侵权责任法对个人隐私权进行了保护,成为中国立法上的一大进步。西昌学院法学副教授王明雯认为,对网络侵权进行规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立法的进步。网络领域对于民事合法权益的保护已成为重要议事日程,成为中国私权保护制度领域的热点。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被害人向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申请时无需支付费用,但如选择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则需支付诉讼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行政赔偿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赔偿标准根据《国家赔偿
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标准,包括死亡、残疾及侵害人身权益但未造成死亡或残疾的三种情况。赔偿金额分为不同等级,确定金额时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目前实际操作中尚无明确标准,由法官依据
非刑事司法精神损害赔偿的诞生及其重要意义。引入精神损害赔偿至非刑事司法赔偿领域有助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拓展其范围和功效,并倒逼司法机关善待公民人身权。司法解释首次明确非刑事司法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
离婚损害赔偿的要求条件和方式。在离婚案件中,无过错方需要区分不同情况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种方式。对于财产损害赔偿,应遵循全部赔偿原则,不仅要赔偿直接损失,还要赔偿确定的间接损失;而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确定赔偿数额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