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精神损失费照赔
时间:2024-11-09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精神损失费:离婚后应予以赔偿
背景
在朋友的婚礼上相遇后,黄-芳和王-亮迅速坠入爱河,并于2006年10月走进婚姻的殿堂。然而,婚后王-亮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常因家庭琐事或酗酒而对黄-芳进行家庭暴力。忍无可忍的黄-芳于2007年9月离家出走,并在朋友的劝说下决定与王-亮离婚。他们于2007年11月5日达成离婚协议,并办理了离婚手续。
诉讼过程
2007年12月6日,黄-芳以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王-亮对其实施家庭暴力,导致身体伤害和精神痛苦为由,向丹东市振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亮支付2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王-亮接到法院的通知后感到惊讶,因为他认为既然已经协议离婚,就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因此他不同意赔偿。
法院判决
经法院审理,法院认为王-亮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黄-芳实施了家庭暴力行为,这一事实得到了医院诊断证明、派出所的出警与询问笔录以及居民委员会干部的证明。这些证据足以证明王-亮存在很大的过错,导致婚姻破裂。尽管双方已经协议离婚,但在离婚协议中黄-芳并没有明确放弃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且起诉时未超过一年的除斥期。因此,法院部分支持了黄-芳的诉讼请求,并判决王-亮支付1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关法律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适用于有配偶的一方因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况下,无过错方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损害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协议离婚后仍有权提出损害赔偿请求,除非在协议离婚时明确表示放弃该请求,并且必须在办理离婚手续后的一年内提出。精神损失是指加害人的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损。在本案中,黄-芳在离婚协议中并未放弃精神损害请求权,因此在办理离婚手续后的一年内,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被害人向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申请时无需支付费用,但如选择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则需支付诉讼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行政赔偿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赔偿标准根据《国家赔偿
-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及确定名誉侵权责任的要素。涉及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文字、音像制品、口头及其他形式的侵权证据,侵权后果的证据需证明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法人需提交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诉讼需授权委托书。确定名誉侵权责任考虑主观过
-
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标准,包括死亡、残疾及侵害人身权益但未造成死亡或残疾的三种情况。赔偿金额分为不同等级,确定金额时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目前实际操作中尚无明确标准,由法官依据
-
非刑事司法精神损害赔偿的诞生
非刑事司法精神损害赔偿的诞生及其重要意义。引入精神损害赔偿至非刑事司法赔偿领域有助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拓展其范围和功效,并倒逼司法机关善待公民人身权。司法解释首次明确非刑事司法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
-
离婚损害赔偿的要求条件
-
离婚后精神损失费照赔
-
离婚精神损失费赔偿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