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 > 微信诈骗方式有哪些

微信诈骗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787
微信取代qq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社交聊天平台之后,不少人也开始利用微信来实施诈骗,因为微信可以使用金钱上的交易等等。为了避免自己也上当受骗,人们要能够知道微信诈骗方式有哪些,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手心律师网有更多知识,欢迎浏览。

1.利用代购诈骗

诈骗者声称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为你代购。一旦你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的理由要你加付“关税”,最终你付了钱,货也收不到。

提醒:到正规的网站上买东西,别只顾着捡便宜。

2.诈骗套取个人信息

网友获得礼品或优惠,实际去兑换礼品或领取免费消费卡时,才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了。还有的商家发布信息时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的真实个人信息。

提醒:对这种信息先打个电话进行咨询查证,必要时可以把咨询答复录下来,防止商家到最后“赖账”,也可以直接实地去看一下,眼见为实。

3.二维码诈骗

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给你返利,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为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你的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提醒:手机不可随便安装不明程序,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4.盗号诈骗

与盗用QQ号诈骗类似,诈骗者冒充你的家人跟你联系,并以各种理由向你要钱。

提醒:只要打个电话听听声音,一般就可以发现真相了。

5.身份伪装诈骗

诈骗者一般装成“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和你搭讪,骗取你感情的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提醒:交友需谨慎,少做“白日梦”,毕竟这个世界上的“白富美”“高富帅”还没有占到大多数。

6.微信假公众账号诈骗

诈骗者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你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

提醒: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擦亮双眼,多方求证真伪,尤其不要随意进行网上交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视台小窗口播放其他电视台或网络节目是否侵权

    电视台小窗口播放其他电视台或网络节目是否算侵权的问题,指出一般不算侵权。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特征,包括网络环境的定义、网络侵权的类型以及侵权行为的界定。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制定适应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并介绍了相关司法解

  • 网络游戏侵权纠纷: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案

    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徐某的游戏账号被该公司封停,导致无法登录游戏,引发侵权纠纷。法院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证明徐某是否传播非法网站的行为及封停行为的合法性,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互联网公司撤回上诉。该案反映

  • 网络曝光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网络曝光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问题。文章指出,依法曝光违法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不属于侵权。同时,文章介绍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主体,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等,并指出这些主体在侵权纠纷中的责任和地位。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12315小程序助力维权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期间,国家工商总局推出的全新“12315”小程序如何助力消费者维权。小程序自1月9日上线以来,广泛应用于微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投诉、举报及查询维权知识的便捷途径。用户可通过小程序随时查看投诉举报的反馈进度,为原有电话服务体系提

  • 网络骚扰是否构成犯罪?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 网络主播唱歌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 预防网络犯罪的策略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