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 >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怎么确定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怎么确定

时间:2025-02-0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878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由于网络空间的全球性、网络管理的非中心化和虚拟性等特征,在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已付诸司法实践的网络侵权案件中,那么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怎么确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确定方法

被侵权人住所地的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侵权行为的管辖规定,被侵权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依据侵权结果发生地的人民法院来确定案件的管辖地。被侵权人住所地属于侵权结果发生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住所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来管辖该案件。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通常至少有两个地点需要考虑。首先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平台,如果网络用户在该平台上发布了损害他人名誉的内容,并且未经第三方同意,导致其他人上网读取了该内容,从而对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等造成了不良的损害后果,那么该平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管辖地。

其次是被侵权人的住所地,如果网络用户在网络平台上针对他人的名誉等进行侵害,而该网络平台的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未采取消除侵害内容的措施,从而对被侵权人的名誉等民事权益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后果,那么被侵权人的住所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管辖地。

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的主体

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是指侵权行为人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誉等民事权益而造成损失引起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纠纷。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网络侵权的主体主要有两类。

网络用户

网络用户如果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对他人名誉等民事权益的侵害,构成直接侵权行为。

网络服务提供者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要求采取措施消除网络平台上侵害内容的通知后,如果未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导致对被侵权人名誉等民事权益的侵害结果扩大,那么网络服务提供者构成间接侵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来消除侵害内容。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通知后未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导致损害结果扩大,那么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将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但未采取必要措施,那么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将与网络用户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侵权的定义和特点

    网络侵权的定义、特点及其与传统侵权的区别。网络侵权是知识侵权的一种形式,造成的危害后果比传统侵权行为更严重,具有全球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网络侵权主体复杂隐密,侵权后果域宽速快,司法管辖不明确。文章深入剖析了网络侵权的种种特点,提醒人们需警惕网络侵权行

  •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问题,包括侵权商品实际销售者、网络信息发布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搜索引擎提供者的法律责任。文章指出,根据不同主体的不同行为,可依据《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同时,文章还涉及网络商标侵权的管辖问题,可以根据司法解释确定侵权行

  • 网络著作权侵权权利纠纷管辖问题

    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的管辖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案例分析涉及四海电视公司诉重庆五湖媒体等侵犯其著作权案,法院认定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所在地为侵权行为地

  • 网络侵权的物证及其重要性

    网络侵权案件的物证及其重要性。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主要侵犯名誉、隐私、肖像和财产权等民事权益。处理网络侵权需要有充分的物证,但数字化技术使得网络证据认定困难。网络侵权区别于传统侵权,包括认定难度、侵权主体、后果、司法管

  • 网络侵权与传统侵权的区别
  • 商用密码送检单位的法律要求
  • 社交网络中的侵权现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