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 >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怎么确定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怎么确定

时间:2025-02-01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878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由于网络空间的全球性、网络管理的非中心化和虚拟性等特征,在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已付诸司法实践的网络侵权案件中,那么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怎么确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确定方法

被侵权人住所地的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侵权行为的管辖规定,被侵权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依据侵权结果发生地的人民法院来确定案件的管辖地。被侵权人住所地属于侵权结果发生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住所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来管辖该案件。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通常至少有两个地点需要考虑。首先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平台,如果网络用户在该平台上发布了损害他人名誉的内容,并且未经第三方同意,导致其他人上网读取了该内容,从而对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等造成了不良的损害后果,那么该平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管辖地。

其次是被侵权人的住所地,如果网络用户在网络平台上针对他人的名誉等进行侵害,而该网络平台的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未采取消除侵害内容的措施,从而对被侵权人的名誉等民事权益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后果,那么被侵权人的住所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管辖地。

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的主体

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是指侵权行为人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誉等民事权益而造成损失引起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纠纷。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网络侵权的主体主要有两类。

网络用户

网络用户如果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对他人名誉等民事权益的侵害,构成直接侵权行为。

网络服务提供者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要求采取措施消除网络平台上侵害内容的通知后,如果未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导致对被侵权人名誉等民事权益的侵害结果扩大,那么网络服务提供者构成间接侵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来消除侵害内容。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通知后未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导致损害结果扩大,那么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将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但未采取必要措施,那么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将与网络用户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 网络骚扰电话一天了可以报警吗

    网络骚扰电话的问题。个人或单位使用“呼死你”软件进行骚扰是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遭遇骚扰可选择报警或起诉,但维权困难,因证据难以获取和被告身份难以确定。骚扰电话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含有威胁恐吓或敲诈内容则可能构成犯罪行为。同时,《治安管理处罚

  • 网络犯罪的特点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 网络犯罪种类

    网络犯罪的两种主要类型。一是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多种犯罪行为。文章全面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种类,提醒

  • 利用网络电话骚扰他人是否违法?
  •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哪些证据谁来证明
  • 网络侵权讼管辖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