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然后制作拆迁项目上报政府审批(到县国土局、市国土局办理),政府审批同意的,发放拆迁许可证,进行拆迁程序。
拆迁过程中各个时期的注意事项
(一)拆迁前期
1.了解拆迁项目的背景
主要包括:拆迁项目的性质,是属于集体土地上的拆迁,还是国有土地上的拆迁?拆迁的主体是谁?项目的规划内容是什么?拆迁的期限、拆迁的规模是否和公共利益相关联?拆迁的补偿总额是多少?项目是否得到区、县及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是否履行了相关征收补偿条例的法律文件?是否在征收开始的时候征询了相关公众的意见、是否按照2011年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的法律程序
2.了解各项拆迁安置补偿政策
只有在充分了解拆迁政策的情况下,才能质疑其中政策的不合理、不合法之处。
3.做到以下原则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1)不搬家,搬家后就会造成不利的后果:①优势地位的丧失②维权决心的丧失③信息渠道的丧失
(2)不抵抗避免人身伤害
(3)不签字签字代表权利的丧失
(4)不报价避免拆迁方了解底细
(二)拆迁中期
在拆迁进行过程中,拆迁方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打压被拆迁户,使用不同的违法手段来促进拆迁、压低补偿。一旦我们对拆迁方的惯用招数有了一定了解,对于未来的双方对决就有了基本预计,我们就可以运用自己的手段,提高手中筹码,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以,在拆迁维权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自乱阵脚。要坚信只要采取相应的破解之道,对其所用招数进行一一破解,便可让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处于优势地位。
(三)拆迁后期
补偿协议的签署
1.补偿不合理,不能签字,签字就表示对补偿结果的认可,如果此时再说是被逼迫的,拿不出足够的证据,就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
2.不能签订空白协议,空白协议犹如一张白纸,只要是签字,内容的部分拆迁方就可以随意填写了,在签字前,口头的完美承诺没有人会兑现,都知道空白协议是无效的,那也要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才可以,但往往证据是很难收集的,而且法官采信的可能性也很小。
(3)协议对方不能履行的处理方法。协议签订之后,就有了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去法院起诉。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然后制作拆迁项目上报政府审批(到县国土局、市国土局办理),政府审批同意的,发放拆迁许可证,进行拆迁程序。如果你有其他问题,可以向我们的律师进行咨询。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因危旧房改造需要拆除建设用地内的房屋及其附属物,向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提出拆迁申请的过程。该公司已依法制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并准备了拆迁安置和补偿用房。请求主管部门批准其拆迁申请,并依法发给房屋拆迁许可证。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流程的具体步骤和规定。文章指出拆迁必须经过多个方案的批准,并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随后文章详细描述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拟订、公告、意见收集、确定和审批等流程,并强调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管理和支付的重要性。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申报
修建机场拆迁的三种法律方式:人民政府组织统一拆迁、自行拆迁和委托拆迁。修建机场拆迁属于公益项目,具有强制性。拆迁活动必须符合规划并纳入年度计划,以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
政府违法征地官司能否胜诉的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合法征地的程序,包括征地的批准程序和征地的实施程序,并指出状告征地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在判断政府的征地行为是否违法后,才能确定官司能否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