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责任承担方:
(1)建筑物的实际使用人,包括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以及其他使用建筑物的人;
(2)实施高空抛物行为的人;
(3)无法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
2. 赔偿计算:
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赔偿金一般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补偿原则,即受害人实际损失多少,就可以获得多少赔偿。受害人不能因损失而获得额外收益。
3. 免责事由:
(1)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的免责;
(2)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其他人免责。
4. 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
(1)在损害发生时,自己并不在建筑物中;
(2)证明自己没有占有造成损害的物品;
(3)证明自己所处的位置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抛掷物致人损害。
根据《民法通则》第126条的规定,如果建筑物、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倒塌、脱落或坠落导致他人损害,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在共同侵权情况下,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害人的情况下,加害人除了承担一般高空抛(坠)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外,还应承担共同侵权所负的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如果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应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进行补偿。
高空抛物砸车事件中物业承担的责任问题。物业方面虽无直接法律责任,但可能需要承担次要责任并加强相关工作。对于高空坠物,一楼有责任。我国在处理高空坠物侵权事件时遵循公平责任原则,保护受害人权益。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建筑物等设施导致他人损害,无法证明自
高空抛物砸坏阳台玻璃情况下物业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责任应由抛物人承担,如抛物人身份无法确定,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补偿。物业不承担法律责任,除非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这些规定为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明确指导。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高空抛物行为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侵权和诱因责任。危害公共安全责任包括丢弃易燃易爆物品等;民事侵权责任指高空抛物导致他人财产损失需赔偿;诱因责任指高空抛物可能诱发他人意外需承担责任。根据相关法律,建筑使用人可能需给予受害人补偿
高空抛物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如果因此造成他人损害,侵权人应承担侵权责任并及时赔偿。如果无法确定具体的侵权人,除非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要给予受害人补偿,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