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一般民事侵权赔偿和环境损害赔偿在举证责任上的区别

一般民事侵权赔偿和环境损害赔偿在举证责任上的区别

时间:2023-12-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667
如果环境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侵权诉讼,要求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承担是很重要的部分。那么,一般民事侵权赔偿和环境损害赔偿在举证责任上的区别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一般民事侵权赔偿和环境损害赔偿的举证区别

举证责任的分配

在一般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中,原告被害人需要承担证实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包括加害行为、损害结果、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加害人的过错。然而,特殊侵权行为则反之。被告对其免责事由的证明,不属于举证责任倒置,而是属于举证责任的一般分配。例如,在环境污染和产品责任方面,被告需要举证免责事由;在高度危险作业中受害人故意的情况下,被告需要举证过错;在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中,被告需要举证过错。这些都是被告需要证明有利于自己的事实,而不是举证责任倒置。

过错证明的区别

在过错责任原则下,加害人的过错是构成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之一。如果法律将加害人过错证伪的责任倒置给加害人,那么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将减轻,加害人可以通过证明受害人或第三方存在过错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从而阻碍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在无过错责任原则下,虽然加害人的过错不是构成侵权责任的要件,但加害人可以通过证明受害人或第三方存在过错来免责。在这种情况下,加害人对自己有利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是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因此,这并不构成举证责任倒置。

环境民事侵权的特点

广泛的侵害范围

环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其中的每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其中的某一要素遭到破坏或污染,可能会对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产生改变。因此,环境民事侵权往往涉及到相当范围内不特定的多数人或物,并且可能涉及到人类的后代。

长期的侵害时间

环境民事侵权行为造成的侵害结果具有长期的潜伏期,并且不容易被发现。人类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财产造成的损害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被察觉。有些污染物甚至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持续对周围人群的人身或财产造成侵害。一般的侵权行为一旦停止,其侵害也会停止。然而,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是持续不断的,不会因为侵害行为的停止而立即停止,而需要在环境中持续一定时间的作用。总之,环境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具有相当长的潜伏期,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利益性的加害行为

环境民事侵权行为始终与经济发展相伴随,污染环境的行为往往是为了创造社会财富,从事公共福利活动中的衍生行为。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这些行为还具有一定的价值正当性。有些地区为了发展本地经济,许多环境侵权行为得到了政府行政机关的许可,从而为违法行为提供了行政合法性。许多事实表明,环境侵权行为被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侵害,是一种可容许的危害。

不特定的加害主体

现代环境侵权不仅仅是特定个人或特定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的,也有很多是由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日常行为积累而成的。例如,对于由汽车尾气排放引起的光化学污染事件和其他复合侵权事件,要找到加害人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对于受害者来说,确定加害人更加困难。除此之外,环境民事侵权还具有复杂的因果关系和多样的加害原因的特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电镀厂因环境污染所犯的罪行及其处罚方法。违反排放规定的电镀厂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自首可减轻处罚。环境污染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罚标准。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之日起算,由侵权行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成立、被告的抗辩是否成立以及原告的赔偿请求是否可支持。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行为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责任。被告的污染环境行为存在,原告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因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原

  •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问题
  • 一般民事侵权赔偿和环境损害赔偿在举证责任上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