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侵权责任法》环境污染责任法条分析

《侵权责任法》环境污染责任法条分析

时间:2023-09-18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734
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

第六十五条: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承担

解读

根据《民法通则》第124条的规定,如果因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而造成的损害,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然而,根据本条的规定,无论有无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只要因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污染者都应承担侵权责任。这一变化更加强调了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无过错归责原则。

第六十六条:环境污染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解读

本条源于《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1款第3项之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如果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以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通常被称为“举证责任倒置”。在环境污染侵权中,法律规定了特殊的不承担责任事由,即免责事由。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3款的规定,如果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且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那么污染者可以免于承担责任。2.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2条的规定,如果完全属于战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负责灯塔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其他过失行为,经过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那么造成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可以免于承担责任。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抗力”在《民法通则》的一般规定中和环境污染侵权规定中的范围是不完全一样的。在一般规定中,“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和部分社会事件(如战争、政府封锁及禁运等)。而在环境污染侵权中的规定范围相对较小,如《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免责事由只限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事由只限于“战争”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此外,对于与一般侵权行为相同的免责事由,如第三人过错、被侵权人故意等,这里不再累述。

第六十七条:多个污染者的责任大小

解读

根据本法规定,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污染者共同污染环境,污染者的责任大小将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本条的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对被侵权人应承担连带责任。然而,这并不影响被侵权人要求其中任意一方承担完全的赔偿责任。只不过,承担了完全责任的一方可以按照本条划分的赔付比例,对其承担限额以外的部分向另一方行使追偿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调查报告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的相关情况。事故导致2名学生死亡,3人受伤,原因是教学楼楼顶电箱线路老化引发爆炸。学校曾申报重建,但未获批复。事故发生在持续阴雨天气中,居民认为天气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教学楼的老旧程度和安全隐患

  •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行为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职务侵权行为,以及其他多种类型的侵权行为如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和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等。对于各类侵权行为,文章均阐述了其定义和责任

  •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种类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其种类。特殊侵权责任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行为、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和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等。这些责任是根据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规定的,应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承担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