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责原则概述
归责原则是指在行为人的行为和物件造成他人损害之后,根据何种标准使其承担责任的法律判断。归责原则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即法律应该以行为人的过错还是已发生的损害结果为标准,或以公平考虑为标准,使行为人负责侵权行为。
归责原则体系是由不同归责原则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系统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民法学界提出了一元归责体系、二元归责体系和三元归责体系等不同的归责体系。在我国,学者们也提出了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等不同的归责原则。我认为,我国的归责原则体系应该由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两大类组成。
二、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中的归责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是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主要原则,也是一种无过错责任。根据严格责任原则,无论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行为导致环境污染,就应承担侵权责任。
公平责任原则是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辅助原则。根据公平责任原则,当严格责任原则无法完全适用时,应根据公平考虑来确定行为人的责任。
除了严格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外,还需要一系列创新机制来辅助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
三、具体应用
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有害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噪音污染、能量污染、破坏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转基因产品污染等侵权行为,都应该纳入我国民法典的侵权法编中。
通过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并辅之以创新机制,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类型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及相关法规。规定污染者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无关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以远安市化工厂超标排放为例,介绍了应对措施和法律责任。受害者可通过举报维护权益,并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金额需视情况而定,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相关赔偿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赔偿原则。环境侵权作为新型侵权行为,因高度工业技术缺陷导致,采用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立的二元化归责体系。赔偿原则方面,应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并适度运用惩罚性原则。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排污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涉及复杂的科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文章从解释论角度考察,对《民法通则》第124条和《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环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的分歧。文章指出,《民法通则》中的规定主要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应适用环保法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受害人则无需对加害人的主观过错进行证明;加害人不得以自己没有过错作为抗辩。 环境污染责任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采用了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立法过程